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必考热点四 中国古代的货币与赋税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 学生版.docxVIP

必考热点四 中国古代的货币与赋税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 学生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考热点四中国古代的货币与赋税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1.战国后期,为统一货币重量,三晋使用刻着“市平”的圜钱,充当检验货币重量的“法钱”或砝码;而同一时期的秦国,在货币流通上则呈现“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的现象。这一不同反映了秦国()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商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C.放松对经济的管理

D.在集权体制上较为落后

2.邓通受汉文帝宠信,获得蜀郡严道县的铜山,遂铸铜钱(如下图)。其钱光泽亮,分量足,厚薄匀,质地纯,因而流布天下。邓通钱的流行()

A.改变了汉初经济思想

B.冲击了国家金融秩序

C.体现了盐铁官营政策

D.顺应大一统时代潮流

3.岳麓书院藏秦简中显示,秦律规定,30户以上的里置典、老各一人,不足30户,与邻近的里共置;如果没有邻近的里,则置典而不置老。里耶秦简中有一则“有27户人家的成里向上级启陵乡请求设置典,却因为已有一典而被驳回”的文书。两处秦简可以用来()

A.说明秦朝法律严苛

B.研究启陵乡里结构

C.反映基层自治状况

D.体现文书制度效率

4.以下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里耶秦简户籍簿

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

A.沉重的赋税制度

B.严酷的法律制度

C.严密的基层管理

D.女子地位的提高

5.下表是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次调整前后情况。这一调整()

对比

土地产权

赋役项目

征税对象

课税形式

政府对农民授田,土地限制买卖

田赋、力役、贡品

分主户和客户,迁徙后仍向原籍交税

以实物交纳

政府不再授田,土地自由买卖

户税、地税

按定居地,按贫富交税

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转变

C.减少了税收名目和对象

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6.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个人体貌。隋炀帝大业五年,又一次“貌阅”。通过这两次全国性大规模的检括户口,共检出隐漏人口228万余。隋朝这种举措()

A.促进商品经济 B.利于整顿吏治

C.提高国家意识 D.便于基层治理

7.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农民归附政府户籍的数量激增。更多的小农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始兼营手工业和商业,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弃农经商,或靠佣工维持生计。这些现象反映了()

A.传统的经济结构有所松动

B.赋税政策调整活跃了经济

C.以庸代役促进农业商品化

D.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8.唐代大和四年(830年)以后,朝廷实行户帖制度。户帖由县一级政府下发给具体的税收征管人员作为征收赋税的依据。户帖以登记的形式把每户的资产固定下来,使百姓能够以客观的载体寻找资产归属和所有者。据此判断,唐代实行户帖制度的背景是()

A.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加深

B.租庸调制的弊端已显现

C.工商业者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D.朝廷已经推广实施两税法

9.某时期一份文书写道:“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每里置正一人,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在邑居者为坊,别置正一人,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并免其课役。”此文书的性质最可能是()

A.秦汉的田律 B.隋唐的户令

C.宋元的税法 D.明清的乡约

10.《宋史》等官方资料显示,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每户家庭的平均人口数都低得出奇。其中数字最高的是天圣元年(1023年),每户平均人口数是2.57;最低的是元丰三年(1080年),竟然只有1.42。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宋代()

A.人口的出生率偏低

B.中央集权有所削弱

C.赋役统计制度变化

D.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11.明代前期,百姓需要亲身应役,“甚至父子当差,则一日不让;兄弟应役,则移时不甘”。18世纪以后,江南与东南沿海“贩夫牧竖,优游于光天化日之下,无征输之苦”;边远地区“赤贫无田、持手而食之夫,悉得免于追呼”。能够解释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白银货币的大量使用

B.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C.户籍政策的不断调整

D.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12.下图是17世纪至18世纪中国白银购买力情况。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赋役的货币化导致白银贬值

B.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D.商业税成为政府主要税源

13.下图为清朝咸丰年间浙江临海县一户人家的门牌,门牌中关于该户成员的排序,不再以丁壮老弱为原则。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该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