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1.docx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1.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曲靖一中2018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生物

一、选择题

1.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一般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解旋酶④二氧化碳⑤唾液淀粉酶⑥甲状腺激素⑦乙酰胆碱⑧尿素⑨胰岛素

A.②③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⑤⑦ D.③⑤⑥⑧⑨

【答案】B

【解析】

【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

(1)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无机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核苷酸等。

(2)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3)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

【详解】内环境组成主要有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①正确;

③解旋酶用于DNA分子的解旋只存在于细胞内,③正确;

⑤唾液淀粉酶存在于消化道中,⑤正确。

②葡萄糖作为营养物质、④二氧化碳和⑧尿素作为代谢废物,⑥甲状腺激素和⑨胰岛素是细胞分泌的激素,需要随体液传送到达靶细胞起作用、⑦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需要经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突触间隙中的液体为组织液,因此②④⑥⑦⑧⑨都是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会增强

C.正常情况下,①~③的稳态维持只与神经-体液调节有关

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渗透压①处的下降、③处的上升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因此,图中①是血浆;②是淋巴;③是组织液。

【详解】A、①是血浆,②是淋巴,③是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A错误;

B、①血浆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高,导致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会增强,B正确;

C、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C错误;

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血浆中的蛋白质减少、渗透压下降,由①血浆渗透到③组织液的水增加而引起组织水肿,此时③组织液中因水的增加其渗透压也下降,D错误。

故选B

3.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刺激a点,神经冲动传至甲、乙电表两电极均存在时间差,所以,甲、乙两电表均会发生两次偏转;图中共有三个轴突,无其他突触;在b处受刺激后,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且此兴奋可传至a、b、c、d、e、f中每一处,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刺激e处,因为突触的单向传递特点,a、b处无电位变化,但d处有电位变化。

【详解】A、刺激a点,兴奋沿神经元传导至甲处的突触和b点,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A错误;

B、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如下图: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B错误;

C、刺激b点,b点由静息电位转变为动作电位,即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并可传到f点,f点能测到电位变化,C正确;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从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d点会测到电位变化,a、b点测不到电位变化,D错误。

故选C。

4.如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A.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

B.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C.①下丘脑细胞,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

D.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细胞,A甲状腺激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示过程为细胞①通过释放物质A作用于细胞②的膜受体上。

【详解】A、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分泌,A错误;

B、传入神经元通过神经递质作用于传出神经元,B错误;

C、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错误;

D、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反馈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D正确。

故选D。

5.下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甲、乙、丙表示不同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2****04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