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狂犬病的流行与防治.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诊断(一)临床诊断被病兽或可疑病兽咬伤、抓伤史(检查咬伤人的动物是否患狂犬病,是采取防治措施的重要环节)典型临床症状如恐水、怕风、咽喉肌痉挛、怕光、怕声音、多汗、流涎以及咬伤处麻木、感觉异常等(二)确诊:有赖于检查病毒抗原、病毒核酸或尸检发现脑组织内基小体第30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鉴别诊断类狂犬病性癔病:狂躁、兴奋,咬伤后仅几小时或1-2天破伤风: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角弓反张,无恐水等病毒性脑炎:高热、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疫苗接种后脑脊髓炎: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偶可出现发热、肢端麻木、运动失调、各种瘫痪等,与狂犬病麻痹型不易区别,但前者经停止接种,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多可恢复。第31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治疗单间隔离,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加强监护:对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加强监护;对症处理补充热量,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烦燥、痉挛的病人予镇静剂;有脑水肿时给脱水剂;必要时作气管切开,间歇正压输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时,可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强心剂。干扰素可试用。第32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概述狂犬病又称恐水症(hydrophobia):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死亡率几乎100%。临床特征为怕风、恐水、流涎、咽肌痉挛,终至瘫痪而危及生命。预防接种在本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2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A.病毒的子弹状外形;B.蜂窝状核衣壳(RNP);C.病毒外表面双层脂质突起第3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5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6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原学狂犬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拉沙病毒属、单股负链RNA病毒5个结构基因,即糖蛋白(G)、核蛋白(N)、聚合酶(L)、磷蛋白(P)和膜蛋白(M)。糖蛋白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决定了病毒具有嗜神经性,产生中和抗体有保护作用;核蛋白抗原,是荧光免疫法检测的靶抗原,有助于临床诊断。感染温血动物,包括人、家畜、野生动物等。第7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原学野毒株或街毒株:从患者和病兽体内所分离的病毒,称自然病毒或街毒(streevirus),毒力强固定毒株:野毒株在动物脑内传代50代后其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可制做疫苗。(fixedvirus)易被紫外线、甲醛、碘酒、高锰酸钾、乙醇、新洁尔灭等灭活。100℃2分钟即失去活力,在冰冻干、燥下可保存数年。第8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流行病学传染源发展中国家主要传染源是病犬,其次为猫和狼。一般认为,动物发病前5天唾液中可含有病毒;发达国家野生动物如狐狸、食血蝙蝠、臭鼬和浣熊等逐渐成为重要传染源;无症状带毒的犬、猫等兽类亦有传染性第9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0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1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流行病学传播途径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病毒自皮肤损伤处进入人体;粘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如眼结膜被病兽唾液沾污等;肛门粘膜被狗触舔等,均可引起发病也可由染毒唾液污染外环境(石头、树枝等)后,再污染普通创面而传染。第12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流行病学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兽医、动物饲养者与猎手尤易遭感染;接触家犬或野兽机会多的农村青壮年和儿童居多,男性多于女性。流行特征温血动物传染病,分布广泛,以家犬密度大的地方多见;全年发生,冬季发病率略低。第13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发病机理发病原理分为三个阶段:组织内病毒小量增殖期:在伤口附近肌细胞内缓慢繁殖,约3天,侵入末梢神经;侵入中枢神经期:沿神经轴突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散,侵入脊髓并达脑,主要侵犯脑干及小脑等神经细胞;向各器官扩散期:病毒从中枢神经向周围神经扩散,侵入各组织与器官,以唾液腺、舌部味蕾、嗅神经等处较多。第14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发病机理迷走、舌咽、舌下脑神经核受损---吞咽肌和呼吸肌痉挛,出现恐水、吞咽和呼吸困难交感神经受累---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心脏神经节受损---心血管功能紊乱或猝死第15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6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

文档评论(0)

lanl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