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题型三+特点、特征类+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专题复习.docxVIP

题型三+特点、特征类+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专题复习.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题型三特点、特征类

【经典考题剖析】

【聚焦阅卷现场】

(2023·山东等级考·T16·节选)(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程元通控告棚民案

乾隆朝后期及嘉庆朝,大批异籍农民涌入安徽等地,就山搭棚,垦荒为生,被称为棚民。乾隆五十九年,安徽徽州休宁程氏的一些族人私下将山场租给棚民种苞谷。随着开种山场规模扩大,部分族人与棚民发生纠纷并持续多年,遂于嘉庆十二年以族长程元通名义派程怡仁到都察院控告棚民。

程氏状词

“我们住居地方,环抱皆山,祸遭流匪方会中等向无业地棍程金谷等盗租山场,搭棚纠集多人,私行开垦,种植苞谷,以致山倾石泻,涨塞河道,山上坟茔尽行挖掘,山下田庐皆受其害。该棚匪千百成群,实为地方之患。”

嘉庆上谕

“或设立禁约,责令逐渐迁移,或勘定界址,就地妥为安插,不致无籍之徒愈聚愈多,日久为害地方,亦不至驱逐过骤,激成事端。……以期永杜争端,辑宁民业为要。”

地方处理意见

酌断山主退还部分租价银,“方会中等遵即拆棚领银,挈属回籍”。其他棚民,或“酌定章程,分年饬令退山”,或“呈明入籍,照旧编甲”。

程怡仁“照虚捏情节混供……杖九十,徒二年半。据供母老丁单,斥县查明照例办理”。其他人等,按律处理。

嗣后,禁“山场混召异籍之人搭棚开垦”,“严定专条,有犯从重科罪”,令各族长、祠长“勒石公祠中,俾共知警惕”。

——摘编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嘉庆朝安徽浙江棚民史料》

(2)案件的处理体现了当时社会治理的哪些特点?(8分)

标准答案

(2)从维护统治角度出发;地方服从中央;政府与民间共同治理;法律教化结合。(8分)

评分细则

·维护统治或稳定秩序。任答其中一点即可得2分。

·地方服从中央得2分,但不能答成加强中央集权。

·政府与民间共同治理或政府与基层共同治理或政府与乡绅共同治理或政府与族长共同治理或政府与祠长共同治理。任答其中一点即可得2分。

·法律教化结合,得2分。

审题路径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

·由第(2)题,求答项·特点,提示项·案件,这说明答案信息来源于对材料的归纳概括。

第二步:看分值→确定分要点

·第(2)题8分,大体可以确定分要点4个,每个分要点2分。

第三步:找信息→获取有效信息,并掌握学会转化、概括语言的能力

·由第(2)题,抓住材料中的阴影部分提炼即可。如据材料“以期永杜

争端,辑宁民业为要”得出,皇帝处理该事件主要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出发等。

满分答题规则

规则1:答题的分要点,必须全面。

如第(2)题要答出4点,每少1个分要点,扣2分。

规则2:答题语言的关键信息,表述必须要准确。

如第(2)题把“地方服从中央”写成“加强中央集权”,则不得分。

规则3:答题分要点,不能停留在罗列现象层级,需要将描述现象的语言转化为答题术语。

如第(2)题全抄材料,若没有将相关信息转化为历史术语,只能得1分。

规则4:组织答案时,是来自“材料”,还是来自“所学”,还是两者兼顾,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该题答案主要来自对材料的概括归纳。

【答题模板】

【类题集训·对对练】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自西周出现采矿业,春秋时期有了冶铁业。铁器在农业、畜牧业、纺织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军事、文化、日常生活等各领域得到应用。考古发现公元前500年左右,湖南、湖北、江苏、山西、河南、甘肃等地均出现了竖炉冶铁,由此可以把铁水直接浇铸成形,制成生铁铸件。到公元14世纪在欧洲才出现类似的技术。北宋时期中国铁的年产量已达到十几万吨的水平,而直到18世纪初整个欧洲铁的年总产量才达到这一水平,但到18世纪末中国的冶铁业逐步落后于欧洲。

——摘编自杨宽《试论中国古代冶铁技术

的发明和发展》

材料二1856年德国人西门子为高效炼钢设计了燃料和热空气通道,可以快速加热并控制钢水温度。基于西门子的构想,1864年法国人马丁建造了西门子—马丁炉,由此开始了现代的炼钢生产。1875年英、美、法、德的钢产总量快速发展到约165万吨。1879年英国政府大规模采用平炉钢建造钢结构桥梁,1889年法国政府用约7000吨平炉钢建成了324米高的埃菲尔铁塔,成为工业革命推进炼钢技术改进的标志性成果。各国的技术思想和钢铁生产会互相借鉴、促进、接续、融合,新技术在一国受阻后会在另一国继续发展,由此导致欧洲钢铁产业蓬勃发展的局面。

——摘编自毛卫民、王开平《铁器时代演变与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冶铁业发展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半期欧洲冶铁业发展的原因。(6分)

答:(1)特点:起步早;应用广泛;分布广;技术先进、产量高;从领先世界到逐渐落后。(任意4点4分)?

(2)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重视,各国技术交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