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三、修剪与整形的原则(一)根据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进行修剪整形(二)根据树种的生长发育习性进行修剪整形(三)根据树木生长地点的环境条件进行修剪整形(一)根据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进行修剪整形首先应明确该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目的要求、美化功能,同一树种在不同绿地中修剪方法不同,如桧柏,可孤植于草坪,可作绿篱或球形点缀,因作用不同修剪方法也不同。(二)根据树种的生长发育习性进行修剪整形1、根据树种的生长特性(1)顶端优势的强弱(2)萌芽力、成枝力及愈伤能力的强弱(3)主枝与侧枝生长状况(4)花芽着生和开花习性1、根据树种的生长特性(1)顶端优势的强弱顶端优势强的单轴分枝,主干明显,如大部分高大的针叶树种和部分阔叶树乔木如杨树、银杏、核桃楸等以自然树形为主,或修剪成塔形、圆锥形,形成通直的主干。顶端优势不太强的花灌木,但发枝力强,易形成丛状树冠,如桂花、栀子花、榆叶梅等可修剪成球形、半球形,而一些喜光的梅花、桃、樱花、李等为了促进开花结果,可修成自然开心形。龙爪槐等具曲垂而开展习性的枝条,可采用盘扎主枝为水平圆盘状,使树冠呈开张的伞形。(2)萌芽力、成枝力及愈伤能力的强弱耐修剪树种的萌芽力和成枝力都强,可重剪。如悬铃木、黄杨、女贞等;萌芽力、成枝力及愈伤能力弱的树种不耐修剪,如桂花、白玉兰、构骨、梧桐等,应以维持自然树形为主,适当轻度修剪。萌芽力强的榆树萌芽力弱的白玉兰(3)主枝与侧枝生长状况一株树上有强主枝和弱主枝同时存在时,对强主枝加以抑制,对弱主枝加以促进生长,故修剪的原则是“强主枝强剪,弱主枝弱剪”,以此调节生长,平衡树势。对调节侧枝的长势的修剪原则是“强侧枝弱剪,弱侧枝强剪”,这是由于侧枝是开花结果的基础,强枝弱剪适当抑制生长,使养分集中有利花芽分化、花果的发育,亦对强侧枝产生抑制。弱枝强剪则使养分高度集中,并借顶端优势刺激而发出壮强的枝条,从而达到调节侧枝生长的效果。5.嫁接方法芽接嫁接方法枝接根接“T”字形芽接“工”字形芽接带木质部芽接方块芽接嵌芽接劈接切接皮下接切腹接舌接合接靠接髓心形成层置接芽接芽接:用一个芽片作接穗的嫁接方法。优点:①操作简便,嫁接速度快②砧木和接穗利用经济,繁殖系数高③接口易愈合,成活率高,成苗快④适宜嫁接时期长⑤便于补接枝接枝接:以带芽枝条做接穗的嫁接方法。优点:成活率高,嫁接苗生长快。缺点:①操作技术不如芽接容易掌握;②接穗利用较多;③砧木要求有一定的粗度;④繁殖系数低;⑤成活率高,嫁接苗生长快。“T”字形芽接取芽片切砧木装芽片绑缚削接穗取芽片削接穗切砧木插入接芽绑缚切砧木插入接芽绑缚插皮接(皮下接)削接穗切砧木插入露白绑缚插皮接根接劈接倒接劈接正接倒腹接皮下接6.嫁接后管理检查成活,解绑①芽接:接后7-10天检查成活,接芽新鲜,叶柄一触即落,即为成活。②枝接:接后14-21天检查成活。接芽已萌动或芽保持新鲜、饱满、接口产生愈伤组织则成活。解绑解除绑缚剪砧除萌剪砧除萌后剪砧除萌前立支架对一些藤本植物或新梢易折植物,当新梢长到5-8cm时,在砧木旁立一枝棍,将新梢绑于支棍上,不能过紧或过松。立支架其他管理防治病虫害中耕除草追肥灌水《园林树木栽培》课件COURSENAME编号:01总框架壹树木生长发育规律贰树木与环境叁绿化树种规划伍树木养护与管理肆树木栽植捌玖拾柒园林苗木生产贰树木与环境叁绿化树种规划玖陆树木整形与修剪任务1树树体基本结构任务2修剪与整形任务3行道树的修剪与整形陆树木整形与修剪中央领导干辅养枝主干主枝侧枝树冠树体形态示意图任务1树体基本结构一、树体形态结构(一)主干从地面起至第一主枝间的树干称为主干,其高度为干高。(二)中央领导干属于主干的延伸部分,有的树中央领导干十分明显,如水杉、雪松。有的不明显,如桃、无患子。主干中央领导干(三)树冠由中心干、主枝、侧枝以及其他各级分枝构成,枝上的叶和芽属于树冠的组成部分。冠高(冠长):从第一分枝点到树冠最高处的长度称为冠高或冠长。冠幅:树冠垂直投影的平均直径称为冠幅。树高:从地面起到树冠最高处的距离称为树高。分枝角度:枝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