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9山东济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pdf

2019山东济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山东济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考试时间120分钟,共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

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必

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

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积累(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古以来,燕子就是诗词歌赋中的重要角色。文人墨客对燕子从不吝惜笔墨,歌咏春燕

的文赋不胜枚举,多有精粹之作.北宋晏殊的《破阵子·春景》以燕子开篇,寥寥数笔,春天

的勃勃生机便跃然纸上.现代作家也一样,对春燕(刮目相看/情有独钟),①,惟妙惟肖。

郑振铎先生的《燕子》,(简洁/简捷)流畅,脸炙人口。在他笔下,燕子在阳光下微风中翩

跹起舞的景像,是春天最诱人的风景.即便歇脚在电线上,②,谱成嘹亮悠扬的春曲.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项是(2分)()

A。角(jiǎo)色吝惜不胜(shènɡ)枚举

B。精粹(cuì)寥寥跃(yuè)然纸上

C.翩跹(qiān)景像脍炙zhì)人口

D.即(jí)便嘹亮惟妙惟肖(xiāo)

1/41

第1页共41页

2019山东济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A项有误,应为角(ué)色;C项有误,翩跹(xiān),景像--—-景象;D项有误,

应为惟妙惟肖(xiào)。故选C。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

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角色:角色【拼音1(普通话)】juésè;【拼音2(国语,南方古语,台湾标准)】jiǎo

sè。引证解释:1。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洪深《最近的个人的见解》:“角色--全剧人

数,不宜太多,以能适合上演于小舞台者为最宜。”2.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3.戏曲

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根据所演不同的角色类型及其表演艺术上的特点而划分。如京剧有

生、旦、净、丑.李克非《京华感旧录·由霸王别姬〉想到的》:“每个戏班都有自己固

定的生、旦、净、末、丑,在某一出戏中扮演某一个角色,除特殊情形外,几乎都是一成

不变的。”4。出身履历.《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便教人来行在取他丈人丈母。写

了他地理角色与来人,到临安府寻见他住处,问他隣舍,指道:‘这一家便是。’

翩跹:拼音是piānxiān,亦作“蹁跹”。形容轻快地跳舞。出自《梁书·王僧孺传》“|

含吐缃缥之上,翩跹樽俎之侧。”示例: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毛泽东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惟妙惟肖:拼音是wéimiàowéixiào,意思是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出

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各本序跋题辞〈读聊斋杂说〉》:“形容惟妙惟肖,仿佛《水经

注》造语。示例: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

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中国石拱

桥》

景象:拼音:jǐngxiàng。释义:(1)指景色;情景。(2)指状况;气象。(3)指迹象。

不胜枚举:拼音为bùshèngméijǔ,胜(古时读shēng):尽;枚:个。意思是指无法一一

全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出自宋·王楙《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成语辨形:枚,不能

写作“没”。成语辨析:不胜枚举和“举不胜举”;都形容数量极多.有时可通用。但

文档评论(0)

hfhh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12312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