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1] 古代地方管理体制的嬗变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专题复习.pptx

[主题1] 古代地方管理体制的嬗变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专题复习.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一

古代中国政治;知识脉络;[主题1]古代地方管理体制的嬗变;3.西汉

(1)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

(2)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设十三州部,分设刺史监察地方

4.东汉:州由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制度

5.魏晋南北朝:大体沿袭州郡县制

6.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7.唐朝

(1)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2)安史之乱后,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

(3)唐中期后,设节度使统兵征战,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8.宋朝

(1)改道为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划分),形成路、府、县三级制

(2)由文官任地方长官知州,设通判监督

(3)各路设转运使,主要职责监督地方各级官吏,并将地方财政大部分上缴中央

(4)收回地方节度使兵权

9.元朝:地方设置行省,形成了省、路、府、州、县的多级行政体制

10.明朝

(1)明初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

(2)地方设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主管民政、司法和军事

(3)明朝中期,朝廷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4)长城九边设军镇;东北设都司、卫所;西北设沙洲哈密等卫;西南设土司;拓展——深化拓展·强化认知

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演变趋势

(1)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

(2)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反映了地方管理方式由中央垂直管理向中央派驻管理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3)下稳上动: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受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博弈,处于震荡变化之中,而“县”一级行政区则具有稳定性。

(4)由虚入实:历代高层政区都由非行政区,即监察区或军区演变而来,政区长官由中央官员演变而来。如汉代的洲,宋代的路、明代的巡抚等。;拓展——深化拓展·强化认知

基层治理

(1)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乡里

(2)特点:以宗族??系为基础,基于地缘关系组织;乡村治理力量多元化,官员治理与乡绅管理相结合,乡绅在地方基层事务中起重要作用;儒家伦理不断渗入乡村治理

(3)作用:有效治理基层地方;稳定基层社会秩序;推动基层经济发展

;拓展——深化拓展·强化认知

社会保障

(1)中国古代: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给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最低社会生活保障。

(2)保障范围:全民保障,强调福利的普遍性和人道主义、人权观念,服务对象为社会全体成员。福利开支由政府与企业承担,个人不交纳或低标准交纳社会保险费。

(3)保障内容:全面保障,一般包括生、老、病、死,即从“摇篮到坟墓”的一切福利保障。;拓展——深化拓展·强化认知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主要特点

(1)宗族势力强大,皇权与族权相结合。①乡村治理常表现出皇权与族权相结合的特点,宗族内互助性非常强。②宗族的稳定与社会秩序的安定相一致,宗族势力往往得到皇权的认可,乡官里吏在催征钱粮时往往需要族长的配合,有时则表现为宗族家长直接担任乡官里吏,使行政组织与宗族组织合而为一。

(2)忠孝治理乡村。①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结构首要的特征是家国同构,而家国意识反映在乡村政治文化中,就是忠孝治村,维系了乡村的政治秩序。②儒学给民众和乡绅都设定了各自的社会责任:一方面它要求民众服从家族和国家的需要;另一方面,它宣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念,要求乡绅在伦理道德上作出表率,关心家乡建设,成为家乡利益的代表和维护者。;拓展——深化拓展·强化认知

(3)集基层治理与教化一体——乡约制度

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特点:由人民公约,而不是官府命令。中国农村的成训习俗向来是世代相续,口头相传,从没有见之于文字,见之于契约。以乡为单位而不是以县为单位。自愿加入,民主选举。以聚会的形式,使乡人和睦,淳厚风俗。

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主题考向研析——真题回眸·找准考向

[2023·山东高考·4]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这表明张载主张()

A.扩大地方权力B.恢复郡国并行制度C.健全中央机构D.简化官员选任程序;【答案】A

【解析】据题干“分得简则治之精”、“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等内容可知,张载主张要实行“封建”,进行合理分权,循礼实现各层次的社会自治,据此可知,其主张扩大地方权力,故选A项;郡国并行制度指的是既存在分封制,又有郡县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