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政治智慧——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吉林省辉南县第六中学汇报人:杨晓云
目录壹家国同构:早期政治制度的奠基贰集权于上:中枢权力的演变轨迹叁轻重相维:地方治理的平衡艺术肆选贤任能:人才选拔的制度进化伍道器之间:政治哲学的思辨升华陆制度文明的历史回响
家国同构:早期政治制度的奠基壹
“家国同构”——先秦国家治理体系的设计1.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内外服制度:以军事武力为依托而形成的支配关系,松散联盟,商王对外服控制力有限,商王实力下降就无法威慑地方、维系统治。
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的权力设计分封制:权力分配——政治生活等级化——天下归周。宗法制:权力继承——家族生活政治化——天下归宗。礼乐制:权力认同——等级观念生活化——天下归心。关系:宗法制是内核,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
2.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四个特点
商周内外服制度的兴衰商朝内外服制度的松散导致地方势力相对独立,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统一。西周吸取教训,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更为严密的等级秩序,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促进了国家的发展。从松散到严密的转变原因
礼乐制度的文明密码雅乐是西周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等级的贵族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音乐和舞蹈。如天子的乐舞规模宏大,诸侯则相对较小,通过音乐的差异强化了等级观念。雅乐:礼制的音乐体现礼乐制度将等级观念生活化,使人们在日常的礼仪和音乐活动中自觉遵守等级秩序,维护了西周社会的稳定和统治阶级的权威。礼乐制度的作用青铜器上的铭文记录了当时的礼仪活动和等级制度。例如,一些鼎的数量和规格与使用者的身份等级严格对应,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等,体现了“礼”对等级秩序的规范。青铜器铭文:礼制的物质见证01、02、03、
集权于上:中枢权力的演变轨迹贰
1.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时期核心要点先秦战国时期,君主权力加强,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形成秦朝①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②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下设九卿负责具体事务。行政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③意义: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初步)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1.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时期核心要点汉朝隋唐①汉初:汉承秦制,三公九卿制;②汉武帝:中外朝制度,加强皇权,削弱相权③西汉晚期以后:尚书台权力增大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分掌宰相职权,分工明确,彼此制约;政事堂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三省六部制保证了皇权独尊,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1.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时期历程两宋元朝明朝清朝①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②枢密院:掌管军政;③三司:掌握财政。①中书省是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机构②枢密院负责军事;③宣政院:宗教及西藏事务①废宰相,明朝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制度,建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宦官专权局面出现清朝实行密折制和设立军机处,强化了君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
2.加强君主专制的四大手段
3.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伴随相权的逐步衰落甚至废除和君权的逐渐强化而演变。(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了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轻重相维:地方治理的平衡艺术叁
1.地方行政治理的制度设计时期发展历程周代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汉朝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设置刺史。封国制导致“七国之乱”,“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东汉晚期,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实行州、县二级制,后道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实体;中期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2.地方管理体制演变的特点、规律及影响(1)特点(2)规律①中央越来越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和制约,与地方矛盾始终存在。②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③地方行政制度在不断发展完善。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央行政制度的补充,地方行政层级调整必然受中央集权变化规律的影响比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行政、军政与监察。但分权易导致行政效率降低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分权是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件-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
- 第13讲 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第14讲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2).pptx
-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2).pptx
-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pptx
-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pptx
- 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