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冶金企业近年来几起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分析
一、南京钢铁公司
“10·5”漏铁水重大事故
2011年10月5日11时37分,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5#高炉在停炉过程中发生铁水外流事故,共造成12人死亡、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208万元。
1、事故高炉基本情况发生事故的南钢炼铁厂5#高炉于1998年建成投产,2006年停炉大修,2007年6月19日重新开炉。高炉炉容为402m3,高18.4m,采用碳砖+陶瓷杯水冷炉底结构以及PW无钟炉顶上料方式,设有14个风口,1个出铁口,年产铁水50万吨。5#高炉隶属炼铁厂高炉二车间管理,下设值班室、炉前班、水工班、热风班、上料班,其中:炉前班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小班,设大班长1名,小班长4名,每小班有炉前工5~6名,实施四班三倒作业。
2、事故发生经过2011年10月5日7:00,在主控楼值班室内指挥停炉工作的陈**根据高炉运行参数以及停炉降料线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决定将预休风时间由8:00提前到7:30,并通知各责任人按照《方案》规定的作业内容实施预休风操作。7:30左右,杨**依据预先对炉内碳砖侵蚀情况判断以及便于放残铁操作原则,在高炉本体东北靠近铁道一侧的炉底冷却水管上方1.6m处选择了残铁口开口位置基准点,并依据本厂以往的经验和有关资料,确定开口尺寸为600㎜(宽)×800㎜(高),开口上沿在基准点上方300㎜处,开口下沿在基准点下方500㎜处,同时在炉皮上画出了标识线。
2、事故发生经过
2、事故发生经过
2、事故发生经过
3、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残铁口碳砖瞬时塌落,高温铁水大量涌出,是造成此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造成碳砖瞬时塌落的主要因素有以下4个方面:(1)5#高炉在预休风阶段就将炉皮开口处的冷却壁取下,使碳砖长时间处于失去冷却壁支撑保护状态,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3、事故原因分析
3、事故原因分析2.间接原因(1)炼铁厂制订的《方案》对停炉、放残铁工作中安全问题研究不深、预判不足。在《停炉方案》和《放残铁方案》中,各工序间作业程序和时间节点表述不准确;高炉二车间在执行《方案》时,没有对作业程序进行梳理、细化,以致现场作业人员在预休风阶段就割除了冷却壁;高炉二车间制订的《确认表》没有对复风前的人员撤离设定确认环节,也没有明确专人负责,使得开始复风时,相关作业没有完成,现场作业人员没有撤离,导致事故发生后的重大人员伤亡。
3、事故原因分析(2)指挥人员违规指挥。停炉总指挥陈一清没有仔细核对《确认表》的签字确认情况,也没有对降料线前的相关准备工作是否已经全部完成、现场作业人员是否已经撤离等情况进一步核实,就下令进行复风降料线操作,违反了《方案》中“高炉区域的施工队伍在预休风结束时须撤离现场”的要求。(3)操作人员违规作业。炉前大班长陈云,在组织停炉工作过程中,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用水管向割除冷却壁后形成的残铁口及烧割边缘喷水,致使碳砖之间产生松动和裂缝。
3、事故原因分析(4)安全管理不到位。南钢股份和炼铁厂均未对《方案》报批、相关责任人的职责、作业项目完成情况的确认、《确认表》的流转等作出制度性的规定;停炉时间的提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停炉准备工作的不充分,使得风险评估、隐患排查等制度没能得到有效落实;现场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对停炉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违规作业等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缺失。
4、南钢10.5事故
2、广西贵港钢铁集团公司
“7·28”煤气中毒事故
1、事故企业概况2011年7月28日20时左右,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钢公司)发生煤气泄漏,导致部分民工及附近居民共有114人入院就诊,病情稳定,没有发生中毒者死亡的情况。贵钢公司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贵县钢铁厂,2003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系民营企业,现有员工1500多人,集炼铁、炼钢、轧钢、发电等为一体,钢材年产能120万吨。事故现场距离居民住宅区最近点约80米,有居民约200人。
2、事故发生经过
3、事故原因分析一是贵钢公司未按《炼铁安全规程》要求,设置高炉剩余煤气放散装置,对煤气管网超压没有有效的控制手段。二是未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即投入生产运营;自行设计安装的轧钢厂煤气“防爆水封”不符合安全要求,且与居民住宅区安全距离不足。三是煤气安全管理混乱。在当班调度接到煤气管网超压并造成大量泄漏的报告后,未及时下达对高炉进行减风或休风操作的指令,降低煤气管网压力,造成煤气大量持续泄漏。四是未设立煤气防护站,煤气事故报告处理和应急处置预案等制度不完善,责任不落实。五是企业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