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春秋开始公元前476年春秋结束公元前475年战国开始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战国结束公元前256年东周灭亡春秋时期(春秋五霸)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东周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因其起止时间与孔子编订鲁国史《春秋》时间相当而得名;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因各国连年战争而被称为“战国”,西汉末年刘向编撰《战国策》始作为历史时代的名称。时间线索

目录壹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叁孔子和老子贰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肆百家争鸣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春秋与战国阅读教材9到10第一段并结合所给材料回答,与西周相比,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局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①周王室衰微,政治秩序崩溃;②诸侯势力崛起;③权力下移,国家分裂;④国家在分裂动荡中寻求统一。郑庄公举行大典的祭祀坑

春秋列国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北方民族的数量、分布出现了什么变化?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韩愈《原道》“华夏”的定义,是在与边缘民族的摩擦和碰撞中最终形成的。华夏与夷狄的区分,不是通过身份和血缘,而是基于文化上的认同。——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春秋:中原各国因经济、文化较为先进,自称华夏。战国: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中华民族初步形成。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经济发展◎考古出土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1)农业:随着私有观念的深入人心和铁农具的出现,农业生产由集体耕作的生产方式向个体生产方式转变。铁农具的广泛应用,促使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井田制遭到破坏,出现了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洪煜《战国秦汉时期的小农经济》①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②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等。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都江堰工程示意图

◎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踏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史记·苏秦列传》◎曾侯乙墓出土青铜冰鉴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经济发展(2)工商业: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思考,经济发展如何推动政治变动?铁犁牛耕生产力提高公田抛废、私田开辟生产力土地制度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阶级关系新兴地主、农民阶级政治贵族政治逐渐瓦解、各国开始变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察能而授官”;军事改革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魏李悝改革秦商鞅变法赵赵武灵王变法韩申不害改革大行“术”治;开垦荒地;兵器制造,军事改革食有劳而禄有功;尽地力之教;著《法经》;实行“武卒”制以能任官;着胡服,习骑射楚吴起变法燕乐毅改革齐邹忌改革谨修法律而督奸吏;广纳言路领域: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目的:富国强兵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领域主要内容作用政治经济基层社会①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②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①通过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②一定程度上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有利于官僚政治建立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推行土地私有制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农业的发展①强制将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②实行什伍连坐制,互相纠察告发①有利于增加赋税②加强了户籍管理,加强社会控制地位时间最长涉面最广最为彻底最为显著意义富国强兵统一基础商鞅变法:

人物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核心仁:①民众:关爱他人②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政治为政以德(统治者“仁”),恢复周礼。教育首创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整理“六经”哲学①天命观:知天命、顺天命、畏天命——尊重自然规律②鬼神观:“敬鬼神而远之”(注重探讨和解决人事和社会的实际问题,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思想和务实精神。)③中庸之道:“过犹不及”“恰如其分”“和而不同”三、孔子与老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