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2025学年广东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4-2025学年广东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

2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号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择中建都”是中国古代在选择都城时的一种策略和理念,具体指的是在地理位置上选择相对中心的位置来建立都城。如表所示为早期中国“择中建都”的情况。这反映出()

出处

具体情况

二里头遗址与偃师商城遗址

商代早期都城,位于中原地区,交通便利,符合“择中建都”的原则

西周何尊铭文

记戕周武王之言“余其宅兹中国”

A.朴素的传统国家治理智慧

B.中原核心文明格局的奠定

C.国家初始形态出现的原因

D.华夏认同观念的不断强化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商代早期都城,位于中原地区,交通便利,符合‘择中建都’的原则”“余其宅兹中国”可知,商朝和西周时期,都有“择中建都”的记载,体现了统治者通过建都的方式以维护王朝统治的意图,这反映出古代中国在国家治理上的智慧,A项正确;中华文明中原核心格局的奠定是在新石器时代,排除B项;国家初始形态形成的特征是出现宫殿建筑、天文建筑、各种礼器与阶级分化,夏商周已经进入早期国家阶段,排除C项;华夏认同观念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2.东汉有很多以研习经学而官至公卿的家族,弘农杨氏“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族”。“伏氏自东西京相袭为名儒,以取爵位。沛郡桓氏,自桓荣至玄孙桓典,父子兄弟代作帝师,受其业者皆至卿相,显乎当世。”这反映出()

A.经学教育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B.士族依靠经学巩固政治地位

C.选官制度沦为门阀专权工具

D.儒家思想日益固化失去活力

【答案】B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材料提到弘农杨氏、伏氏、桓氏等家族通过世代研习经学取得显赫的政治地位,并维持家族传承,这说明士族通过经学来巩固其政治地位,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普通阶层通过经学实现阶层上升的现象,不能体现社会阶层流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选官制度本身的问题,且士族能够通过经学取得政治地位,材料也不能体现门阀专权,排除C项;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儒家思想在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日益走向僵化失去活力,排除D项。故选B项。

3.北魏鲜卑贵族对土地的兴趣强烈,他们纷纷“就耕良田,广为产业”。北魏政权也曾将今河北一带的人们迁到平城附近,“计口授田”,统治者“纳其方贡以充仓廪,收其货物以实库藏”。据此可知,北魏时期()

A.政权完成封建化转型 B.农耕经济得到普及

C.租庸调制度日益推广 D.民族交融有所发展

【答案】D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北魏政权重视农耕经济,并迁徙河北一带的民众到山西平城附近从事农业经济,鲜卑贵族也“就耕良田”,这有利于鲜卑族与北方汉族及其他民族的交融,D项正确;北魏这一现象有利于推动封建化,但不能说政权完成了封建化转型,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农耕经济得到推广,但不能说得到普及,排除B项;租庸调制是在唐代确立的赋役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4.唐代柳宗元认为宇宙是由混沌、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是元气“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自崩自缺”的结果。他认为天地、元气、阴阳都是物质的,没有什么意志。柳宗元这一观点()

A.开启了古代思想理性化

B.肯定文以载道的古文运动

C.可为反佛思想提供依据

D.深受道家唯心思想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根据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宇宙是由混沌的、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天地、元气、阴阳都是物质的,没有什么意志”可知,柳宗元这一观点否定了鬼神的存在,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这为当时的反佛思想提供了一定的依据,C项正确;这一思想有利于古代思想理性化,但“开启”一词表述不准确,排除A项;古文运动是唐宋时期的文学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