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苗木抚育管理.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引言

苗木抚育管理是确保苗木健康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和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抚育措施,可以改善苗木生长环境,促进苗木根系发育,增强苗木的抗逆性,为苗木的茁壮成长提供有力保障。本文将详细阐述苗木抚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抚育的目的、主要内容以及具体操作方法等。

二、苗木抚育管理的目的

1.促进苗木生长

-通过合理的灌溉、施肥、修剪等措施,满足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和光照条件,加速苗木的高生长、径生长和根系发育,使其尽快达到造林标准。

-确保苗木生长健壮、整齐,提高苗木的质量和等级,增加造林的成功率。

2.提高苗木抗逆性

-增强苗木对病虫害、干旱、洪涝、严寒等不良环境因素的抵抗能力。

-通过抚育管理,如合理密植、中耕除草等,改善苗木生长的小环境,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降低自然灾害对苗木的危害程度。

3.培育优质苗木

-为造林提供符合规格、品质优良的苗木,保证造林后树木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

-优质苗木具有良好的遗传特性和生长潜力,能够更好地适应造林地的环境条件,为后续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苗木抚育管理的主要内容

灌溉与排水

1.灌溉原则

-根据苗木的生长阶段、气候条件和土壤墒情确定合理的灌溉量和灌溉频率。

-一般应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避免过度灌溉或灌溉不足。过度灌溉会导致土壤积水,影响根系呼吸,引发根部病害;灌溉不足则会使苗木缺水,生长受到抑制。

2.灌溉方式

-地面灌溉:包括漫灌、畦灌等。漫灌适用于地势平坦、面积较大的苗圃地,但用水量大,易造成土壤板结。畦灌则是在苗床之间修筑畦埂,通过畦间放水进行灌溉,较为节水,且能保持土壤结构。

-喷灌:通过喷头将水均匀地喷洒在苗木上。喷灌具有节水、灌溉均匀、能调节小气候等优点,可有效改善苗木生长环境。但喷灌设备成本较高,需要一定的技术维护。

-滴灌:利用滴头将水缓慢地滴入苗木根部土壤。滴灌最为节水,能精准地满足苗木根系对水分的需求,特别适用于干旱地区和对水分要求较高的苗木。不过,滴灌系统的安装和维护较为复杂,投资较大。

3.排水措施

-及时排除苗圃地内的积水,防止苗木受涝。在雨季来临前,应检查排水系统是否畅通,如排水沟、排水管道等,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出。

-对于地势较低、容易积水的苗圃地,可采取起垄栽培等措施,提高苗木种植地的地势,增强排水能力。

施肥

1.施肥原则

-根据苗木的种类、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状况制定施肥方案。

-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基肥应在苗木种植前或早春施入,为苗木生长提供长效的养分支持;追肥则根据苗木生长的不同阶段适时补充养分。

-注意肥料的配比和用量,避免施肥过量造成环境污染和苗木烧根等问题。

2.肥料种类

-有机肥:如厩肥、堆肥、绿肥等,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机肥一般作为基肥施用。

-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以及各种复合肥。氮肥能促进苗木的枝叶生长;磷肥有助于苗木根系发育和花芽分化;钾肥能增强苗木的抗逆性。化肥通常作为追肥使用,可根据苗木生长阶段进行合理配比。

3.施肥方法

-基肥施用:在苗木种植前,将有机肥均匀撒施于种植穴或种植沟内,然后与土壤充分混合。对于一些大型苗木,也可采用环状施肥的方法,在树冠投影外围挖环状沟,施入基肥后覆土。

-追肥施用:可采用沟施、撒施或叶面喷施等方法。沟施是在苗木行间或株间开沟,将肥料施入沟内后覆土;撒施则是将肥料均匀撒在苗木周围,然后结合中耕除草将肥料翻入土中;叶面喷施适用于一些微量元素的补充,将肥料溶液均匀喷洒在苗木叶片上,通过叶片吸收养分。

中耕除草

1.中耕的作用

-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气性,促进苗木根系呼吸和生长。

-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墒情。

-清除杂草,减少杂草与苗木争夺水分、养分和光照,降低病虫害滋生的机会。

2.中耕深度

-根据苗木的大小和生长阶段确定中耕深度。一般来说,苗木较小或生长初期,中耕深度宜浅,约3-5厘米,以免损伤苗木根系;随着苗木的生长,中耕深度可逐渐加深至8-15厘米。

3.除草方法

-人工除草:在苗木生长初期,杂草较少时,可采用人工拔除的方法,将杂草连根拔除,防止杂草再次生长。人

文档评论(0)

187****23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