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年秋期高中二年级期终质量评估
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5CCBAB610DCBAD1115CBACD16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其中17题12分,18题14分,19题14分,20题12分)
17.(12分)
(1)原因:立场不同。撒切尔夫人作为英国资产阶级政治家,站在维护资本主义统治角度思考问题;
列宁作为无产阶级政治家,从推动无产阶级革命角度对资产阶级统治进行剖析。(2点4分)
(2)看法:
积极:文官职业性强,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
性和持续性。(任答2点得4分)
局限: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文官层次增加,推诿扯皮,一定程度影响政府工作效率;增加财
政负担;本质是为资产阶级服务。(1点1分,共4分)
18.(14分)
(1)追求对称与秩序;强调整体观念;遵循礼制;顺应自然,因地制宜。(任答3点得6分)
(2)因素:西方列强的侵略;通商口岸的开通;工业文明的传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1点1分,
共4分)
(3)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做好城市规划,加强公用设施建设;控制人口密度,
建设郊区新城;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任答4点得4分)
19.(14分)
(1)变化:航线向东发展,连接日本、美洲等;贸易范围由区域到全球。(2点4分)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欧亚联系加强,欧美建立直接联系;西方殖民扩张;中国开放海禁。(3点6分)
(2)时代价值:有利于中国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两国地区合作、贸易往来,推动北极治
理;成为两国蓝色伙伴关系建立的开端;推动多方合作,互利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1点1分,
共4分)
20.(12分)
示例一:
论题:汉朝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2分)
论述:西汉时,汉武帝为抗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从而开辟了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汗血马、葡
萄、苜蓿、胡椒、胡萝卜等传入中国,增加了农业生产的多样性,丰富了中国的物种结构和饮食结构;
中亚和西亚的服饰、杂技、魔术、音乐、舞蹈等在中国广受欢迎,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促进了中国
文化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文化的传入,为汉朝的思想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对中
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8
分)
综上所述,汉朝中外文化交流使中国文化在吸收融合中不断丰富,为后世文化繁荣奠定基础。(2分)
示例二:
论题:明清时期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2分)
论述:明朝初期,明成祖派遣郑和远航海外。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
地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一些国家的艺术、风俗被带回中国,丰富中国文化
内涵。
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对此产生了
浓厚兴趣,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
国。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
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这一时期的中外交流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中国开始了解世界科技文化,有利
于中国文化与世界的接轨,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8分)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国文化在学术、艺术、思想等多领域发展,使中华文化在
交流中更加丰富多元。(2分)
(“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nit2HappyBirthday!背诵清单2024-2025学年(五四制)英语六年级下册.docx
- 必威体育精装版(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64线段的和差练习.doc
- Unit1课时讲练课件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 Unit3Toys词汇(课件)-人教精通版(级上册.pptx
- Unit2Lesson1课件-冀教版(级上册.pptx
- 高考化学备考浙江选考专用版讲义专题3微观结构与物质多样性第一单元.docx
- 主题班会课件我们为什么学习.pptx
-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市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三5月联考理综化学试题.doc
-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三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设计.doc
- 第1课时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课件-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