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巧引闽南文化,让道德与法治课堂乡味四溢 .pdfVIP

巧引闽南文化,让道德与法治课堂乡味四溢 .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巧引闽南文化,让道德与法治课堂乡味四溢

巧引闽南文化,让道德与法治课堂乡味四溢--第1页

发布时间:2021-05-14T01:46:22.952Z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25期作者:陈昭霞

[导读]促进优秀闽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利于课程目标、育人目标的实现。

福建省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362300

摘要:闽南文化是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并兼备鲜明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闽南文化可谓包罗万象,包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

思想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闽南文化就是一种重乡崇祖的家国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文化、驾舟逐浪的拼搏文化,它蕴含着坚韧不拔、

包容和谐、开拓进取的精神禀赋,是当前小学生必不可少的精神特质。

关键词:闽南文化道德与法治课堂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与学生社会生活经验相关的、优秀的闽南文化资源,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

有机联系起来,增进《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让课堂乡味四溢,促进优秀闽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从而培养学生的家

国情怀,以利于课程目标、育人目标的实现。

一、巧引闽南童谣,乡音导入新课

闽南童谣是以闽南方言进行创作和传唱的儿童歌谣,历代闽南百姓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诙谐风

趣的闽南方言词语、俗语等进行创作,并在传唱过程中不断修改、补充,因此,闽南童谣是老百姓集体创作智慧的结晶。在道德与法治课

堂中引入闽南童谣,把课堂与孩子们的生活一下子拉近了,使课堂充满童趣,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增长儿童的知识。如在一年级上册《拉拉

手交朋友》,一开课,老师就播放童谣《相牵手》,在背景音乐的伴奏下,师生、生生互动手拉手齐诵闽南童谣:“相牵手,好朋友。吃土

豆,配烧酒,烧酒仙,走路空空颠。”从学生喜闻乐唱的童谣导入新课,让课堂一开始就充满了童真童趣,同时有助于刚入小学门的孩子认

识其他同学,结交新朋友,适应新环境。

二、巧引闽南童玩,乡趣突出重点

闽南童玩是流行于闽台地区和海外闽南籍华侨华人儿童中的游戏,是闽南文化的瑰宝。闽南童玩简单易学,使用场地方便,器材也简

单,可以自己动手做,玩伴也好找,可以是同学,同社区的伙伴,也可以是爸爸妈妈,约个三五人,就可以很尽兴地玩起来。在道德与法

治学科课堂教学中,巧引闽南童玩,教学重点轻松凸显,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之中感受传统游戏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其中蕴含的闽南人

的智慧与创造力。如刘老师教学二年级下册《传统游戏我会玩》,课前让学生采访长辈,用小调查的方式了解一些传统闽南童玩的名称及

其玩法,课上,把家长引进课堂,家长示范玩闽南传统游戏:挑香脚、跳方格、编花绳、掷陀螺……家长们、孩子们、老师们情不自禁地

加入其中,玩到了一块,学生在各种童玩的体验下,不仅认识到消失在生活中的乡土童年文化与童玩,重温父辈精彩的童年生活,还通过

动眼、动口、动手体验了童玩的趣味与合作、规则与安全,充分认识到了传统游戏虽然道具简单,但是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与亲情。

初步感受到了闽南童玩的历史与传承。

三、巧引闽南民俗,乡风突破难点

闽南民俗,是指闽南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地方特色浓郁、本色自然的闽南民俗进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会使

课程内容更贴近生活,更易于走进学生的视野,更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如肖老师教学《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整堂课围绕着“民俗文

化”“饮食文化”两大板块进行教学,通过课前的调查探究,课上的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观看视频,让学生们明白了传统节日既是对已经过

去的一年所取得成就的庆祝,同时也是对来年一切顺利的一种寄托和祝福。课堂上,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地方民俗拔拔灯,每

阵花灯由一名强壮的男生肩负粗绳拉纤,其他同学扶灯绳护灯,缓慢前行,花灯前后晃动,摇曳生姿。灯阵之间,闽南语吟诗《登鹳雀

楼》、排笛、闽南舞蹈《秧孤鸡》等民俗表演纷纷上场。再现了家乡拔拔灯这一传统节日习俗的场面,诱发孩子们对闽南文化的热爱。这

样更利于他们对课文中传统文化的深入研讨,加深对教学主旨的把握,同时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

了学生对家乡特色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乡土文化的使命感。

四、巧引闽南吉祥物,乡韵拓展延伸

龟粿印是闽南民俗祭祀文化中的一种吉祥物。在其身上所描刻的桃形、龟纹、寿字等吉祥图案,象征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

健康的祈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融入闽南吉祥物,引导学生探究吉祥物里蕴含着的文化内涵,使闽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得更

科学、更有效,使学校的课程内容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66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