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临床乳腺超声特征、超声识别识别、操作技巧及总结.doc

临床乳腺超声特征、超声识别识别、操作技巧及总结.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乳腺超声特征、超声识别识别、操作技巧及总结

乳腺位于胸前浅筋膜层内,其解剖结构可比喻为“千层蛋糕”,各层组织在超声下呈现不同特征:

皮肤与皮下脂肪层

皮肤:最表层高回声带(厚度约1-3mm),光滑连续,乳头处稍增厚。

皮下脂肪:位于皮肤下方,呈低回声,内含纤细的线状高回声分隔(Cooper韧带浅层分支)。

腺体层(乳腺实质)

乳腺小叶:由腺泡和终末导管组成,超声下呈“蜂窝状”中等回声。

乳导管系统:主导管从乳头向四周放射状分布(正常内径<2mm),在超声横切面上显示为“双轨征”(两条平行高回声线)。

深部结构

深筋膜层:腺体后方的高回声线,分隔乳腺与胸肌。

胸大肌:梭形低回声结构(肌纤维纹理呈羽毛状)。

肋骨:弧形高回声伴后方声影,切勿误诊为钙化灶!

关键解剖标志

Cooper韧带:连接皮肤与深筋膜的纤维束,超声表现为“吊桥钢索”样高回声。

乳晕下导管丛:乳头下方5mm范围内导管自然膨大(勿误判为导管扩张)。

正常乳腺的声像图特征

年龄与生理状态的影响

青春期女性:根据Tanner分期分为青春期前、萌芽期、腺体增生期、乳晕隆起期、成熟期萌芽期乳腺。

不同年龄段的正常表现

绝经后女性(>50岁):脂肪为主,腺体萎缩,呈散在片状高回声漂浮于脂肪低回声背景中。

关键结构的超声识别

乳头乳晕复合体:

乳头:圆柱形高回声,后方常见声影(需调节探头角度避免伪影)

乳晕:皮肤稍增厚,深部可见放射状导管开口(勿误认为导管扩张)

正常导管:

长轴切面:平行高回声线状结构(“铁轨征”),哺乳期可生理性扩张至3-4mm

短轴切面:圆形无回声(注意与囊肿鉴别:导管壁更清晰,无后方增强)

Cooper韧带:

典型表现:从腺体前缘向皮肤延伸的线状高回声,走行自然。

易混淆点:纤维腺瘤边缘的强回声包膜(观察是否与韧带连续)?

常见正常变异

副乳

腋前线的腺体样组织(注意与肿大淋巴结鉴别:副乳可见导管结构)

腋尾叶

乳腺向外上方延伸的腺体(扫查腋窝时需完整显示)

青春期不对称

双侧腺体厚度差异<20%属正常范围

操作技巧

设备调节要点

频率选择:

腺体层:12-14MHz(精细显示小叶结构)

深部胸肌:切换至7MHz(穿透模式)

焦点位置:置于腺体层中后部(提升细微结构分辨率)

空间复合成像:开启35个偏转角度(减少Cooper韧带伪影)

手法秘籍

扫查时可将尾指轻轻固定在患者皮肤上指,稳定组织减少抖动。

对于体型消瘦、病变位置浅的病人,可用耦合剂形成“水垫”改善对病灶的分辨力。

总结

正常乳腺声像图的“三个一致”原则

①?结构连续:各层组织自然过渡,无突然中断

②?对称分布:双侧腺体回声强度差异<30%

③?血流稀疏:正常腺体仅见散在点状血流(RI通常<0.7)

乳腺超声诊断的起点是“熟悉正常”,只有将正常结构印入脑海,才能在异常出现时瞬间捕捉!

文档评论(0)

医学资料+白衣侠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专业医学资料提供,解决您后顾之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