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淋巴细胞第3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淋巴细胞是人体主要的免疫活细胞,依发生成熟的场所不同分T、B淋巴细胞,分别参与细胞和体液免疫。第32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淋巴细胞(Lymphocyte,L)游离核糖体不发达细胞器第33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白细胞及血小板第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白细胞(leukocyte,whitebloodcell)有核的球形细胞,体积比红细胞大均来源于骨髓的多能造血干细胞具有变形、趋化、黏附功能,参与机体的防御和免疫反应。存在生理性波动(年龄、日间波动等)。男女无明显差别正常参考值:4~10×109/L第2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白细胞分类白细胞是人体健康的“卫士”,对外来的病原菌具有吞噬消灭的作用,执行机体的防御功能。根据其结构和性质分为:中性粒细胞(N)特异性颗粒嗜酸性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B)单核细胞(M)淋巴细胞(L)非特异性颗粒第3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成人白细胞分类百分比第4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性粒细胞成熟中性粒细胞包括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成熟中性粒细胞仅有约1/20释放到外周血,大部分则仍贮备于骨髓中以备不断地补充损耗及应急之需。(贮备池)进入外周血的成熟粒细胞只有半数随血液循环(循环池),另一半附着于血管内壁(边缘池)。两池的粒细胞之间可以互相换位,并经常保持着动态平衡。第5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第6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N计数时所得的数值实际为循环池中的粒细胞数。受许多生理因素的影响,两池中的粒细胞可一过性地从一方转向另一方面,从而导致白细胞计数结果呈较大幅度波动。N具有变形、趋化、黏附作用及吞噬、杀菌等功能。粒细胞寿命较短,衰老的粒细胞主要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并由骨髓不断释放的新生粒细胞加以补充,以保持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的相对恒定第7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性粒细胞(neutroplil,N)特殊颗粒80%碱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嗜天青颗粒20%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第8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生理性变化:年龄:新生儿较高,以N为主,第6-9d降至与L相等。婴儿期淋巴细胞均较高,可达70%。到2-3月后,L逐渐下降,N逐渐上升,到4-5y二者又基本相等,形成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变化曲线的两次交叉日间变化:静息时低,活动﹑进食后高;晨低,午后高,一日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可相差一倍。这种变化,主要与循环池和边缘池的粒细胞重新分配有关。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增高,产后2-5日内恢复正常第9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0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理性增高反应性增多化脓性细菌感染急性失血引起组织缺氧(早期诊断内出血的参考指标)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急性心梗、急性溶血、恶性肿瘤等急性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重金属中毒)异常增生(WBC显著增多)
主要见于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异常增殖性疾病第1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理性减低白细胞减少:WBC4.0×109/L粒细胞减少:N1.5×109/L粒细胞缺乏:N0.5×109/L病因:1.G-细菌(伤寒)、病毒、某些寄生虫感染。2.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少、粒缺。3.化疗药物及放射损害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亢进:第12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第13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核左移杆状核或更早阶段的粒细胞>5%为核左移见于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急性溶血反应等。杆状核或更早阶段的粒细胞>25%为重度核左移,主要见于慢粒白血病及中性粒细胞类白血病。第14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核右移五分或分叶过多的中性粒细胞﹥3%称为核右移。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疾病恢复期出现一过性核右移,或进展期突然出现核右移,提示预后不良第15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性粒细胞常见的异常形态中毒性改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