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无损检测超声波复习资料
中石油管材研究所
1998年8月10日
超声波检测复习题
一:是非题(在括号内,正确的话O,错误的话×)
1:UT的频率取决于晶片振动的频率。(√)
*2:UT在介质中传播时,声能传播是各质点的位移连续变化来传递的。(√)
3:UT在介质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成正比。(×)
4:UT在铝中传播时,频率愈低,波长愈短。(×)
5:表面波亦可在液体表面传播。(×)
*6:薄板中传播非对称性兰姆波时,上下表面质点振动相位相同。(√)
7:UT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即为质点的振动速度。(√)
*8:如材质相同的细钢棒(直径<λ)与钢锻件中的声速相同。()
9:在同种固体材料中,纵,横波声速之比为常数。(√)
10:水的温度升高时,UT在水中的传播速度随着增加。(√)
11:所有的液体(水除外),其声速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2:波的叠加原理说明,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并相遇时可以合成一个波继续传播。(×)
13:*介质中形成驻波时,相邻两波节或波幅之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14:*UT垂直入射至钢/空气界面时,反射波和入射波可在钢中形成驻波。()
15:在同一固体材料中,传播纵,横波时声阻抗不一样。(√)
*16:声阻抗是衡量介质声学特性的重要参数,温度变化对材料的声阻抗无任何影响。(×)
17:UT垂直入射到平介面时,声强反射率与声强透过率之和等于1。(√)
18:UT垂直入射到平界面时,反射波与透过波声压之和等于入射波声压。(×)
19:UT垂直入射到异质界面时,界面一侧的总声压等于另一侧的总声压。(√)
20:UT垂直入射到Z1>Z2的界面时,声压透过率>1,界面有增强声能的作用。(×)
21:UT垂直入射到异质界面时,声压往复透过率与声强透过率在数值上相等。(√)
22:UT垂直入射时,界面两侧介质声阻抗相差愈小,声压往复透过率愈低。(×)
*23:当钢中的气隙(如:裂纹)厚度一定时,UT频率增加,反射波高也随着增加。(√)
24:UT倾斜入射到异质界面时,同种波型的反射角等于折射角。(×)
25:UT倾斜入射到异质界面时,同种波型的反射角总大于入射角。(×)
26:UT以10°角入射至水/钢界面时,反射角等于10°。(√)
(1)
27:UT入射至水/钢界面时,第一临界角约为14.5°。()
28:第二介质中折射的横波平行于界面时的纵波入射角为第一临界角。(×)
29:有机玻璃/铝界面的第一临界角大于有机玻璃/钢界面第一临界角,则前者的第二临界角也一定大于后者。(×)
*30:只有当第一介质为固体时,才会有第三临界角。(√)
31:横波斜入射至钢/空气界面时,入射角在30°左右时,横波反射率最低。(√)
32:超声纵波入射到端角时,端角反射率总是很高的。(×)
33:探测根部未焊透时,一般不宜选用折射角为60°的斜探头。(√)
34:UT入射到C1/C2的凹曲面时,其透过波发散。(×)
35:UT入射到C1/C2的凹曲面时,其透过波集聚。(√)
36:以有机玻璃作声透镜的水浸聚焦探头,有机玻璃/水界面为凹曲面。(×)
37:水质的声阻抗愈大,引起的超声波的衰减愈严重。(×)
38:聚焦探头辐射的声波,在材质中的衰减小。(×)
39:超声波探伤中所指的衰减仅为材料对声波的吸收作用。(×)
40:超声平面波不存在材质衰减。(×)
41:声源面积不变时,超声波频率愈高,超生场的近场长度愈短。(×)
42:面积相同,频率相同的圆晶片和方晶片,超声场的近场长度一样长.。(√)
43;面积相同,频率相同的圆晶片和方晶片.其声速指向角亦相同。()
44:超生场的近场长度愈短,声速指向性愈好。(×)
45声源辐射的超声波的能量主要集中在主声速内。(√)
46声源辐射的超声波,总是在声中心轴线上的声压为最高。(×)
47低频探伤是为了改善声束指向性,提高探伤灵敏度。(×)
48:超生场中不同横截面上的声压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49:在超声场的未扩散,可将声源辐射的超声波看成平面波,平均声压不变。(√)
50:斜角探伤横波声场中假想生源的面积大于实际生源面积。(×)
51:频率和晶片尺寸相同时,横波声速指向性比纵波好。(√)
52:圆晶片斜探头的上指向角小于下指向角。(×)
53:如斜探头入射角到晶片距离不变,入射点到假象声源的距离随入射角增加而减小。(√)
54:理想的镜面大平面,对声波产生全反射,随传播的距离的增加其回波声压不变。(×)
(2)
55:球波的回波声压随距离的变化规律与平底孔相同。(√)
56:同声程理想大平面与平底孔回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