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20CCSB30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799—2023
茶树菇菌种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fidentificationforCyclocybeaegeritaspawn
2023-07-01发布2024-01-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6/T1799—2023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试剂和仪器 2
5鉴定方法 2
附录A(规范性)培养基制备 7
附录B(规范性)试剂及其制备 8
附录C(资料性)仪器 11
附录D(规范性)拮抗反应类型 12
附录E(资料性)试验用引物参照 13
II
DB36/T1799—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洪秀、魏云辉、龚正、胡佳、冯艳、孙鹏、陈绪涛、袁梦涵。
1
DB36/T1799—2023
茶树菇菌种鉴定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茶树菇菌种鉴定的过程,包括试剂和仪器、样品制备、试验步骤、试验数据处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茶树菇菌种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097食用菌菌种真实性鉴定酯酶同工酶电泳法
NY/T1730食用菌菌种真实性鉴定ISSR法NY/T1845食用菌菌种区别性鉴定拮抗反应
3术语和定义
NY/T1845、NY/T1097和NY/T173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茶树菇Cyclocybeaegerita
茶树菇Cyclocybeaegerita隶属于真菌界FungiKingdom、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伞菌亚纲Agaricomycetidae、伞菌目Agaricales、假脐菇科Tubariaceae、环伞属Cyclocybe,分布于我国江西、福建、云南、浙江及四川等地。因其生长宿主的多样性及形态上的细微差别,又被称为杨树菇、柳松茸、柳环菌。生产上有褐色和白色两个品种。褐色品种特征: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盖表面平滑,呈浅土黄色至暗红褐色;菌褶污黄褐色;菌柄较长,脆嫩,纤维质,表面有纤维状条纹,近白色;内菌幕膜质,开伞后菌环留在菌柄上部或沾附于菌盖边缘或自动脱落。白色品种特征:除菌盖、
菌柄和菌褶呈白色外,其他形态特征基本同褐色品种,此品种又称雪莲菇。
3.2
菌种区别性distinctnessofspawn
供检菌种和对照菌种的不符合性。
[NY/T1845,定义3.1]
3.3
隆起型ridgy
对峙培养的茶树菇菌株间拮抗表现特征之一,表现为两菌株菌落交界处菌丝隆起。
2
DB36/T1799—2023
[NY/T1845,定义3.2]
3.4
沟壑型chimb
对峙培养的茶树菇菌株间拮抗表现特征之一,表现为两菌株菌丝在交界处分别密集或稍微隆起,两
隆起之间出现一条沟壑状分隔线。
3.5
色线型colorbar
对峙培养的茶树菇菌株间拮抗表现特征之一,表现为两菌株菌落交界处形成一条色素分界线。3.6
隔离型dividingline
对峙培养的茶树菇菌株间拮抗表现特征之一,表现为两菌株菌落交界出现一条无菌丝的带状分隔
区。
3.7
菌种真实性genuinenessofspawn
供检菌种和对照菌种的符合性。
[NY/T1097,定义3.1]
3.8
对峙培养法face-offculture
两个不同的菌株对峙培养时发生拮抗反应,是茶树菇菌株识别异己保持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反应,它是由基因组内异核体不亲和位点控制的。当不亲和的两个菌株对峙培养时,在菌株交界处形成隆起、沟
壑、色线或隔离,产生拮抗,防止遗传上明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6T 1852-2023 茯苓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docx
- DB36T 1851-2023 红花油茶优树及无性系选优技术规程.docx
- DB36T 1850-2023 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规范 .docx
- DB36T 1824-2023 湿地松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docx
- DB36T 1823-2023 戏水池式种鸭舍建设规范 .docx
- DB36T 1822-2023 豆薯生产技术规程 .docx
- DB36T 1821-2023 山药扦插繁种技术规程 .docx
- DB36T 1820-2023 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6T 1819.4-2023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风险管控规程 第4部分:效果评价 .docx
- DB36T 1819.3-2023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风险管控规程 第3部分:镉污染稻田安全利用技术措施 .docx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