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阿来《花香时节送马老》阅读答案.docx

阿来《花香时节送马老》阅读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阿来《花香时节送马老》阅读答案

花香时节送马老

阿来

马老走了。

3月28号晚间,饭后散步,备茶,打开电脑,准备夜间作业。手机响起,话筒里传来声音:马老走了。问:马老去哪里了?

还是那句话:马老走了。

哦,不是去散步,不是去出席活动,是告别人世的那个走了。用他常说的话,去马克思那里报到了。

确实的消息从他家人那里传来,他是一个多小时前,晚7点20分走的。第一反应,要去医院送他。但被告知,那边已经收拾停当,要去殡仪馆了。

我去那里等他。

到了成都北郊浅山上,已经有十来位记者等在那里。他们把话筒举在我面前,我说:①想不到

马老在春暖花开的时候走了。

马老肺功能不好,之前的担心是怕冬天难熬。眼下严冬过去,②春回大地,梅花刚过,海棠盛开,樱花盛开,不想,却在这个时候走了。③“柳条弄色不忍见,海棠满枝空断肠。”春节前,我去看他,一行七八个人。他拿一只放大镜,正在琢磨一副新写的对联,又给同去的人,每人用红斗方写一个“福”字。他说,耳聋眼花,好在脑子好使。用他自己的旧体诗句,叫“近瞎近聋脑却好,能饭能走体如初”。

这么多年,国家有什么事,操心。作家协会有什么事,也记挂,也关心我们这些晚辈。他说,你还年轻,要多思多写。他是百岁老人,看谁都年轻,我只有唯唯。此前也是说我年轻,我说50多快60了,他说这算啥子,我出版《清江壮歌》已经活了差不多半个世纪,那时你才刚出生。

今年春节前探望,我们一行告辞出门,④见院中蜡梅正盛,红梅含苞欲放。我突然就想到一个词:熏染。此时,我确实闻到阵阵花香,手上还有与他握别时的力量与温暖。

那天,从他身边离开,我去秦岭中,带着杜甫和岑参的入蜀诗去走蜀道。走到一个嘉陵江上的渡口,我对同行的人说,当年马识途马老到过这里,代表川康地下党迎接贺龙率领的兵团入川。还听过他不止一次讲地下党出生入死的故事。

但现在,他确实是在春暖花开时走了。等候灵车的时候,我心里已经有了一副挽联:

揭黑暗痛心疾首写《夜谭十记》

寻光明披肝沥胆谱《清江壮歌》

他的革命经历我辈只能崇仰,但他的创作之路,却能使后辈深获教益。

当年《夜谭十记》在杂志上连载,直到今天还记得那别开生面的写法给我的震动。这组小说有意借鉴巴蜀民间讲故事,看似随兴所之,其实起承转合自有特别的路数与讲究。在那个时代,从理论到实践,注意力多集中于对西方各种现代主义流派的观念与形式的借鉴与化用。但马老不为所动,一直清醒地坚持自己的努力与选择。

20多年过去,马老106岁时,《夜谭续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马老一以贯之的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追求,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与高度评价。这本书出版时,马老第一时间把签名本送到我手里。书中还夹了两纸手书的古体诗,其中几句,我读了心痛:

年逾百岁兮日薄山,蜡炬将烬兮滴红残。

本非江郎兮才怎尽,早该封笔兮复何憾。

我想,这是宣布停笔不写了的意思啊!第一次未经预约,我马上起身去他家里。见他第一句话就是:精神健旺,思路清晰,不能不写。第二句话是对他女儿马万梅说的:老头不会不写!

果然,再去探望时,他又在伏案写作了。107岁,又一本书《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完成。中国文字的知识之外,更有对西南联大学习生活的鲜明回忆,彼时一代学人师长的形象因深情勾勒而跃然纸上。

灵车来了。担架上那个已无声息的人是他。

读者、亲人、朋友散立在殡仪馆的院子里。这个夜晚,春风回暖,花香隐约。经过庄重妆殓的老头躺在了厅堂中央。我看见他安静的遗容。他就是睡着了,安安静静地睡着了。

马老,这回是真的封笔了。

第二天,去乐山市参加一个表彰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活动,叫“追光”。

马老是第一届追光活动的致敬人物,“追光”两个字也是由他题写。这一届当选的人物之一,是生态环境学专家,80周岁的印开蒲老师。那天颁奖下来,印先生一直拉着我说话。他说,他是马老任科学院领导时,特招进林业科学研究所,而走上生态与环保之路的。

又有当地领导说,解放初期,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作为制药原料的咖啡因不能进口,马老了解到茶叶中也可以提取此物,便力倡科学攻关,办厂生产,成功提取出咖啡因,解决了当时“卡脖子”的大问题。

古人讲事功,我想这就是事功了。今人讲奉献,我想这就是奉献了。也就是苏东坡所说的“飞鸿雪泥”了。风云激荡的大时代中,一个人原来是可以这样活的。原来,不光是文章千古事,还有知行合一的诸多行动可以施展。

4月4号,清明节上午。去送他最后一程。送行的人自发前来,手捧着白菊与黄菊,花香浓郁。我们送他去火化,那个烈焰腾腾的空间里,他再次燃烧,自己变成了火焰。

他的精气神,都化作了光,去他要去报到的地方。我想,他化成了光,那我就去追这束光。用负责任的写作,用有益于他人的行动,去追这束光。

他用遒劲的汉隶饱蘸浓墨写过这两个字的:追光。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