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发热儿童的病因鉴别与处理儿童发热是常见症状,需要科学鉴别和合理处理。本指南将为医护人员和家长提供专业指导。作者:
目录1发热的定义和分类了解何为发热及其不同类型。2病因鉴别探讨发热的常见原因及其特点。3临床评估如何全面评估发热儿童。4处理原则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5常见误区避免处理发热儿童的常见错误。
发热的定义体温异常升高体温升高超过正常波动范围,是机体对疾病的防御反应。诊断标准肛温≥38℃或腋温≥37.5℃即可诊断为发热。临床意义发热是疾病的信号,不是疾病本身。需要找出潜在原因。
发热的分类急性发热持续时间≤7天,常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长期发热持续时间7天,可能提示慢性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高热体温在39.1~40.0℃之间,需要积极处理。超高热体温≥41℃,属于危急情况,需立即就医。
发热的常见病因感染性疾病儿童发热最常见的原因,包括各种病原体感染。1非感染性疾病包括自身免疫疾病、肿瘤等多种非感染性疾病。2药物相关药物过敏、不良反应可引起发热,停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发热。3
感染性病因病毒感染儿童最常见的发热原因。流感、腺病毒、肠道病毒等常见。症状多样,治疗以支持为主。细菌感染可引起严重感染,如肺炎、脑膜炎。常有局部症状,需抗生素治疗。真菌感染多见于免疫力低下儿童。症状隐匿,诊断困难,需特殊治疗。寄生虫感染在卫生条件差地区较常见。发热常伴消化道或神经系统症状。
非感染性病因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川崎病,常见持续发热及系统性表现。恶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等可表现为不明原因发热。常伴随其他全身症状。代谢性疾病某些先天性代谢障碍可引起发热。常有特殊临床表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内感染或出血可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导致发热。
药物相关发热1药物过敏反应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可引起过敏性发热。常伴皮疹和其他过敏症状。2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直接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或干扰代谢。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3停药综合征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后突然停用可引起发热。需要逐渐减量。
病因鉴别的重要性指导治疗方案正确鉴别病因是选择恰当治疗方案的基础。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预防并发症及时识别严重疾病,可预防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尤其对婴幼儿更为重要。改善预后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预后。减少不良后果风险。
临床评估:病史采集1发热特点包括持续时间、温度变化规律、退热方式等。2伴随症状如咳嗽、腹泻、皮疹、头痛等提示不同病因。3既往病史是否有慢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4用药史近期使用过的药物可能与发热相关。5接触史是否接触过传染病患者或有特殊环境暴露。
临床评估:体格检查检查部位关注要点提示疾病生命体征体温、心率、呼吸、血压整体病情严重程度皮肤黏膜皮疹、出血点、黄疸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咽部充血、脓点、溃疡上呼吸道感染淋巴结肿大、压痛感染、肿瘤肺部呼吸音、罗音肺炎、支气管炎腹部压痛、肝脾肿大腹腔感染、系统性疾病
实验室检查5K-25K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异常降低可见于病毒感染或骨髓抑制。10mg/L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见于病毒感染,显著升高多见于细菌感染。0.1ng/ml降钙素原正常值低,细菌感染显著升高,病毒感染轻微升高或正常。72h血培养时间确诊血流感染的金标准,阳性结果需等待培养时间。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可发现肺炎、肺结核等胸部疾病。是呼吸道感染首选检查方法。腹部超声评估肝胆脾肾等腹腔脏器。无辐射,适合儿童反复检查。CT/MRI提供更详细的影像信息,用于复杂或难诊断病例。需权衡辐射风险。
特殊检查1病原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识别病原体2骨髓穿刺诊断血液系统疾病及某些感染3腰椎穿刺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特殊检查需根据临床表现和初步检查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临床医生应权衡检查的必要性与风险,避免过度检查造成患儿痛苦。
处理原则:总体策略病因诊断全面评估,明确病因1病因治疗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2对症支持缓解症状,维持生理功能3监测评估观察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方案4处理发热儿童应以病因治疗为主,对症支持治疗为辅。需全面考虑患儿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家长顾虑。
退热处理的时机体温过高当体温≥38.5℃时,应考虑使用退热措施。过高体温会增加代谢负担。明显不适即使体温不是很高,但儿童表现出明显不适症状时也应退热。特殊情况心肺功能不全、癫痫史或脑部疾病儿童应更积极退热。
物理降温方法物理降温包括温水擦浴(32~35℃)、局部冰敷(额头、腋窝、腹股沟)及保持适宜室温。方法温和,避免寒颤,不可使用酒精擦拭。
药物退热:常用药物对乙酰氨基酚首选退热药物,适用于各年龄段儿童。安全性较高,副作用少,起效温和。可口服或栓剂给药。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退热效果强,持续时间长,同时具有镇痛抗炎作用。不宜空腹服用。禁用药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3岁以下)及尼美舒利(12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