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虫人难辨悲喜难分.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虫人难辨悲喜难分

[摘要]《促织》讲述了因官府征收促织给主人公成名一家带来了一系列悲惨遭遇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促织》小说虽以“大团圆”结局收尾,但其“大团圆”结局并没有削减作品本身的悲剧色彩,反而对小说悲剧性和悲剧主题进行了延伸。将“大团圆”结局作为切入点,分析其背后的悲剧,挖掘小说的悲剧根源,所延伸的沉痛与哀婉,探讨悲剧结局产生的文化之根及其悲剧效果,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促织》“大团圆”结局所蕴含的悲剧意义。

[关键词]《促织》;“大团圆”结局;悲剧意义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促织》讲述了封建时代老实、善良的底层知识分子成名为了上贡蟋蟀一事而颠沛奔波,历经悲欢,最后却因为其子魂化促织、讨得皇帝欢心而过上了“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1]的富足生活的故事。故事看似达成了一种“大团圆”式的完满结局,但读后却并不感到欢心振奋,而是油然而生一种悲凉之感。

一、“大团圆”背后的悲剧

虽然在小说《促织》的最后达成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但从总体上看,这个故事骨子里还是悲剧性的,只是在悲剧故事的最后续上了一条“快乐的尾巴”而已。

(一)镜花水月般的“大团圆”结局

封建时代,“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论臣子还是平民都是服务于皇帝。成名一家虽然家财万贯、富甲一方,但这些荣华富贵都是建立在“寻促织有功”这件事上。成名所寻的“促织”乃是成子所化,对于成名而言,他并没有高超的捉虫技术,成子也并不能再次身死化虫、替父分忧。如果再次要求献上一只有奇特本领的促织,成名又将面临难以交差的生存考验,所以成名从巡抚、县官处得到的赏赐也只是一时的。又如果皇帝某天厌烦了促织游戏,改而耽于他物,世人只会忙着为皇帝寻找新的事物来讨取欢心,便更无人记得曾献上英勇促织的成名了,自然也不会再有新的赏赐。

另一方面,成名虽是读书人,但“操童子业,久不售”[1],且他的秀才身份还是县官“又嘱学使,俾入邑庠”[1]开后门得到的,就真才实学而言,成名可能并没有多少。同时秀才不能做官,哪怕真的进入官场以成名“为人迂讷”的性格恐怕也难以为继。对于成名自己而言,他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安身立命的本事,性格也是懦弱,只靠着来自上级的赏赐坐吃山空,成名一家的美好生活如泡沫一样岌岌可危,随时可能破灭。

(二)循环往复式的悲剧压迫

在小说的最后,成名一家不到几年,便已转贫为富,过上了良田百顷、楼阁万椽的富人生活,这看似达成了一种“大团圆”式的喜剧结局,但我们细究其内里,可以发现并非如此。

在结尾处提到关于成子的结局——“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1]成子化身促织的契机是投井自杀濒临死亡,那为何在一年后能精神复旧、苏醒过来呢?我们不难联想到是因为促织“身死”所以才能魂归本体。成子“死”而化身促织,而促织“死”便重回人身。小小的促织在它短暂的一生中都在被迫地战斗、不断讨好他人,在死亡后终于能逃脱被统治阶级玩弄的命运。

可是细想之下,成子虽然变回人逃脱了作为“促织”身份被玩弄的命运,可又迎来了作为“人”身份的被压迫。成名一家现在过得幸福美满,但这种美好生活却可以算作是“从天而降”的,是源自统治阶级,是皇权、特权的赏赐。作为封建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百姓,他们生存的易与难与统治阶级、上层社会的喜恶息息相关。因此,在封建社会里,人与虫又有何异呢?促织死了,方能逃脱被玩弄的命运,而对于人来说,却是一生都处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之中。人与虫,只要身处封建社会,便都只能是统治阶级的小小玩物罢了。这样来看,《促织》“大团圆”的喜剧结局背后,仍然是深刻的悲剧结尾。

二、悲剧根源之探究

(一)社会根源

《促织》开篇便交代了时代背景:“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1]再而将小说视角从大处聚焦于成名一家,借由成名一家的悲剧揭开整个时代的黑暗序幕,描绘了一幕在皇权和官僚体制压迫下的、身处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深受统治阶级压榨与剥削的悲惨场景。

1.社会制度的腐败

从《促织》创作的时代来看,明清两朝已属于封建社会后期,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得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而居于皇权专制下的官僚政治制度则位于权力金字塔的第二层级。由于官僚制度常与社会等级制和利益集团勾连,官僚俨然成为各层级利益集团的集合体。官吏之间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严格的等级性和强依附性是官僚系统中的鲜明特色,科举、司法、监察等制度也沦落为官僚利益集团玩弄权术的手段。正因如此,便也导致了官僚体制中的腐败。

2.社会秩序的混乱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在《促织》中却呈现出一种混乱的状态。

《促织》中本该行事合乎道义、勤于政务、孜孜无怠的皇帝耽于玩乐,满足一己之私,“岁征民间”,凭空给百姓增添了生活的负担,与传统儒家所奉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