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钢混组合梁设计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2·

·钢混组合梁设计说明

设计范围

主要内容包括钢混组合梁、桥墩桥台下部构造等。

设计依据

设计合同文件。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国家和交通运输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细则、规程、办法等

设计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

《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2015)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

《公路钢混组合桥梁设计与施工规范》(JTG/TD64-01-2015)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GB50917-2013)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施工规范》(GB50901-2013)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02-2013)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B02-01-2008)

《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T722-200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T3310-2019)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18)

《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

《电弧螺柱焊用圆柱头焊钉》(GB10433-200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

《铁路钢桥制造规范》(Q/CR9211-201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

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基准期:100年;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设计速度:80km/h;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桥面宽度:0.60m防撞护栏+净-11.50m桥面+0.60m防撞护栏+0.30m分隔带+0.60m防撞护栏+净-11.50m桥面+0.60m防撞护栏;全宽25.7m;

桥梁纵坡:双向1.1%;

桥面横坡:双向2.0%;

设计洪水频率:1/300

抗震设防烈度:Ⅷ度。结构抗震设防标准见表1;

表1主桥抗震设防标准

设防地震概率水平

结构性能要求

结构校核目标

E1:100年10%

桥塔、桩基础等结构不发生损伤,并保持在弹性范围内工作。

桥塔、横梁、桩基地震反应小于初始屈服弯矩(验算应力,材料强度取设计强度)。

E2:100年4%

桥塔等结构局部可发生可修复的损伤,不影响使用。

桥塔、横梁、桩基的地震反应小于等效屈服弯矩(材料强度取标准强度)。

设计地震动参数见地震安评报告。

抗风设计标准

基本风速:25.9m/s。

其他指标均按交通运输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执行。

主要材料

混凝土

(1)水泥:应采用品质稳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碱含量不宜大于0.60%,熟料中C3A含量不应大于8.0%。其余技术要求尚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GB175-2007)的规定,不应使用其它品种水泥。同一座桥的混凝土应采用同一品种水泥。

(2)细骨料:应采用硬质洁净的天然中粗河砂,也可使用经专门机组生产、并经试验确认的机制砂,其细度模数宜为2.6~3.2,含泥量不应大于3.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1%(高性能混凝土),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的规定。

(3)粗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空隙率宜小于40%,压碎指标宜小于16%,粗骨料母岩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设计强度之比应不小于1.5,含泥量不应大于1.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针片状含量宜小于10%;粒径宜为5mm~20mm,连续级配,最大粒径不应超过25mm,且不应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的规定。

(4)选用的骨料直径不大于3/4钢筋净距应在施工前进行碱活性试验,应优先采用非活性骨料。不应使用碱-碳酸盐反应活性骨料和膨胀率大于0.20%的碱-硅酸反应活性骨料。当所采用骨料的碱-硅酸反应膨胀率在0.10%~0.20%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不宜大于3.0kg/m3(特大桥、大桥和重要桥梁不宜大于1.8

2.普通钢筋

采用HPB300、HRB400及HRB500钢筋,其性能应分别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17)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

文档评论(0)

chenfang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