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古诗教学——《题临安邸》教学设计.docx

2025“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古诗教学——《题临安邸》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古诗教学——《题临安邸》教学设计

《题临安邸》是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中的内容。是南宋诗人林升看到中原国土被金人侵占,然而南宋朝廷却一味苟且偷生,寻欢作乐,为吐心头的愤恨,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而题写在墙壁上的一首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2.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并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

3.体会重点诗句的情境,在对比探究、合理想象、反复诵读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境,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受到心灵的熏陶。(难点)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明晰学习任务,感知诗人的爱国情

1.谈话交流。同学们,上节课中,班委会向我们发来参加爱国作品朗诵会的邀请,在声情并茂地诵读完陆游的《示儿》之后,这节课我们将品读林升的《题临安邸》,去了解这首诗背后的故事。

2.板书课题并释题。临安曾是北宋的都城,题即题写,邸就是旅店。古代文人兴趣来时喜欢即兴赋诗,还常常把诗题写在墙壁上。类似的题目还有“题西林壁”,苏轼题写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诗。再来读这首诗的题目,指导“题/临安邸”的读法。

小结:借助注释和联系旧知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

3.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预设”、①一生读,强调“汴”的读音(字字正确,句句清楚)②一生读,强调“二二三”节奏(声断气连,余音绕耳,很是好听)】

4.师范读

5.同桌合作读,并在朗读评价表上评定星级。

6.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结合注释、插图,与同伴一起聊聊诗中的情景。

学习活动二:借助背景资料,感受诗人的爱国情

子任务一:寻游人“乐”之源,听诗人“怒”之音

过渡:诗不仅是画,诗还是历史。这些画面背后藏着怎样的历史?且看那幅看似美好的画面

【前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1.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游客们载歌载舞。)【评价预设:从短短的诗句中,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真了不起】

2.但我觉得你还没有真正进入画面之中,因为画面中一定不止这样,请发挥想象,借助“日积月累”中的词说一说。

表达句式:读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我仿佛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生活得有滋有味、多么令人向往啊)生活在这样的年代里,百姓们一定非常?(乐)

3.我们走进了诗句的画面里,可是我觉得我们并未真正走进诗人的心里,因为诗句中有一个很特别的标点符号,细心的你一定发现了,有什么想问的吗?(出示北宋灭亡资料)

4.北宋灭亡,权贵们可以从汴州逃到杭州,但是老百姓们逃得了吗?描述生活在金兵践踏下的中原百姓过着怎样的生活?动笔写下来。

5.引读:

①一边是渴望王师拯救的遗民,一边是把遗民抛之脑后的王师,我们来帮中原百姓们一起问问他们———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②立志报国的林升不被重用,被重用的人却无所作为,我们和林升一起来问问他们——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6.用一个字形容林升的心情。(怒)

过渡:林升的质问振聋发聩。然而,他叫醒那群装睡的人了吗?

子任务二:叹游人“喜”之态,析诗人“哀”之情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你的眼前又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暖洋洋的香风吹得游人如痴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2.林升的呼喊叫醒他们了吗?(醉:沉醉其中喜欢这种生活)他们醉到了什么程度?

①烂醉如泥

②醉生梦死。

③自我麻醉。

【教师评价:酒精的麻醉,有人性的麻木】

3.除了这个“醉”字,还有哪个字很特别?(熏)你会换成哪个字?(吹、变、染、拂)为什么诗人偏要用“熏”呢?(不理解,老师帮帮你,讲解“熏”字字理),暖风本来带给你怎么样的感觉?(温暖、舒适、清新),可是就因为这“熏”,暖风变得不再那么清新,不再那么舒服,那这风是什么风?(靡靡之风、享乐之风)这样的风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让权贵们忘记了什么?(收复中原的使命、曾经的故乡、过去的耻辱、忘记了初心)想到这里,林升心里涌起无限的悲哀。(哀)

小结:从游人的“乐”与“喜”和诗人的“怒”与“哀”中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其实,在宋朝时期,像林升一样拥有爱国热情的人有很多,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满门忠烈的陆氏家族,还有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他们,你明白了什么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带着情感,再读后两句。

学习活动三:诵读积累古诗,赓续诗人的爱国情

1.师生合作复沓朗读全诗。结合古诗朗读评价量表,同桌合作,评定星级。

2.尝试背诵全诗,争做“五星能手”。

3.小结与作业布置:

(1)在我们教室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牌第三行第一个词语就是“爱国”,你们觉得作为新时代好少年的我们,怎么做才是爱国的表现?

文档评论(0)

158****0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请付费阅读确认后再下载,谢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