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2025学年浙江省丽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4-2025学年浙江省丽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浙江省丽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历史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全卷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卷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新石器时代早期黄河中游的某一文化,大约距今7000至5000年前。居民已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范围主要包括今陕西、山西、河南的大部分地区。下列选项符合该文化特征的是()

A.制作蛋壳陶 B.出现阶级 C.种植水稻 D.种植粟

【答案】D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黄河中游”“黄河中游”“范围主要包括今陕西、山西、河南的大部分地区。”可知,该文化是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是中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仰韶文化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仍以种植粟类作物为主,D项正确;蛋壳陶是龙山文化的代表,以其壁薄体轻、制作精致而著称,排除A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部分文明出现了阶级分化和贫富差距,例如良渚文明等,仰韶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明,排除B项;河姆渡文化种植水稻,排除C项。故选D项。

2.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思想家,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还认为事物中包含着大小、有无、长短、强弱、生死等对立的两个方面,彼此互有联系,可以相互转化。这位思想家还主张()

A.无为而治 B.为政以德

C.兼爱非攻 D.相生相胜

【答案】A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题干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对“道”的尊崇,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事物中包含着大小、有无、长短、强弱、生死等对立的两个方面,彼此互有联系,可以相互转化”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些思想特征符合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思想,结合所学可知,“无为而治”是道家的重要思想主张,老子认为统治者应顺应自然,不过度干预百姓生活,让社会自然发展,这与老子的思想体系相符,A项正确;“为政以德”是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主张,强调统治者要以道德为基础来治理国家,通过自身的道德表率作用来感化百姓,与道家老子的思想不符,排除B项;“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墨子的思想主张,“兼爱”强调无差别地爱一切人,“非攻”反对战争,主张和平,这与道家思想不同,排除C项;“相生相胜”是阴阳家的观点,阴阳家认为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以此来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与老子的道家思想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A项。

3.下图是某同学在整理“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时,制作的演变过程变化曲线图,图中序号对应相关朝代的地方管理制度。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①:解决了王室内部的冲突

B.②:导致了七国之乱的发生

C.③:行政机构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

D.④:形成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答案】C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商朝的地方管理制度是内外服制度,西周的地方管理制度是分封制,秦朝时期是郡县制,元朝时期是行省制。秦朝时期推广郡县制,其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免,对皇帝负责,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项正确;商朝内外服制度下,中央和地方关系较为松散,商王对参加联盟的附属国的控制力十分有限,“解决了”表述违背史实,排除A项;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导致了七国之乱的发生,排除B项;元朝时期进入我国历史上第三个大一统时期,并未形成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C项。

4.学者葛剑雄认为:“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动和迁移有利于人口形成相对均衡、合理的分布,有利于缓和人地矛盾……迁出地区会因为人口有所减少而改善了生存条件,迁入地区会因为人力的增加而促进了开发的进程。”下列项最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秦始皇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 B.东汉以来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中原

C.魏晋时期大批北方人民流亡江南 D.元朝时波斯人阿拉伯人移居中国

【答案】C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动和迁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