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临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不良反应低钾血症原因及抗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代表药物、发病机制及应对策略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不良反应——低钾血症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导致低钾为早期,发生中位时间(使用后4d)。发生低钾风险与基线钾水平成正相关,基线血钾水平越高,发生低钾风险越低。可能原因其代谢途径与青霉素相似,主要经肾脏消除,69%以原型经肾排出,其解离出的阴离子不可被远端肾小管所吸收,在远端肾小管液中增多,导致肾小管液电负性增大,故使带正电荷的钾离
子易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向管腔转移,从而使钾排泄增多。
另外,静滴或肌注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体内解离出大量钠离子,使细胞外液中钠离子浓度增加,导致了细胞内外的钠钾平衡失调,进而影响Na+?-K+?-ATP酶,致使细胞外的钾内流增加,最终导致细胞外低钾。
抗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时,除了考虑治疗作用外,还应对其不良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抗菌药物引起的各类不良反应临床较为常见,累及部位主要为皮肤及软组织、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常见的表现为皮疹、红斑、以及瘙痒、恶心、心悸等表现。以下为各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汇总。
1.过敏反应?
代表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
发生机制:导致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存在杂质,杂质在氧化、分解和降解的过程中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外来的抗原性物质与体内抗体间所发生的一种非正常的免疫反应。抗菌药物分子结构大多可作为半抗原,与体内的蛋白质结合成全抗原,从而促使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当人体再次接触同种抗菌药物后即可产生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几乎每一种抗菌药物都可引起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根据个体差异呈现的反应程度不同。
应对策略:使用青霉素之前需要进行皮试。使用头孢前需要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使用过程中密切监测。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代表药物:克林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菌素类等。
发生机制:由于用抗生素破坏了正常的肠道菌群,并导致了传染性细菌(例如艰难梭菌)的过度生长。抗生素干扰糖和胆汁酸代谢及直接作用均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机制。
应对策略:益生菌如布拉氏酵母菌已被证明有助于预防儿童和成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预防措施还包括:合理使用抗菌药、选用对肠道菌群影响较小的药物等。
3.肾毒性
代表药物: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头孢菌素类(第一代、第二代为主)等。
发生机制:抗生素主要以原形由肾脏排泄,并可通过细胞膜吞饮作用使药物大量蓄积在肾皮质,故可引起肾毒性。轻则引起肾小管肿胀,重则产生肾小管急性坏死,但一般不损伤肾小球。
应对策略:监测肾功能,基线肌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低的患者避免使用,其次,避免与其他肾毒性药物联合使用。遴选药物、规范给药剂量等也是预防措施。
4.心脏毒性
代表药物: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喹诺酮类(莫西沙星)等。
发生机制:药物引起Q-T间期延长后易导致TdP(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和心源性猝死,其机制可概括为:动作电位延长促发该期间钙离子内流或钠离子内流,从而促发早期后除极,达到一定阈值可引起室早;心肌传导纤维和肌细胞最易发生早期后除极和室早。莫西沙星导致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及Q-T间期延长的机制可能与心肌细胞膜电压依赖性钾离子流(Ikr)有关:影响心室肌细胞膜上快速激活的Ikr,使心肌复极时间延长。
应对策略:为减少或避免心脏毒性的发生,临床医师在应用本类药物前需了解其诱发心脏毒性的可能性,根据患者病情和合用药物情况谨慎选药,用药期间注意观察,必要时监测心电图。避免联合使用具有心脏副作用的药物。
5.肝损伤
代表药物: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四环素类(多西环素)等
发生机制:抗菌药物对肝脏的损害主要因吸收后经肝脏代谢,表现为胆汁淤积、肝功能异常等,一般停药后可恢复。
应对策略:使用药物期间监测肝功能指标如ALT、AST等指标,停用相关的药物,避免药物的相互作用。
6.双硫仑样反应
代表药物:硝基咪唑类(甲硝唑)、头孢菌素类(头孢哌酮)等
发生机制:可抑制乙醇代谢,引起体内乙醇蓄积,干扰乙醇的氧化过程。合用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面部潮红、头痛、眩晕、腹痛、胃痛、恶心、呕吐、气促、心率加快、血压降低、嗜睡、幻觉等)。
应对策略: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7日内,应避免接触含酒精饮品。
神经毒性
代表药物:喹诺酮类(莫西沙星)、硝基咪唑类(甲硝唑)等
发生机制:氟喹诺酮具有一定脂溶性,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阻断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与受体结合,产生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硝基咪唑类药物能透过血脑屏障,具有神经毒性作用,用药时可能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头疼、头晕等,如疗程加长则容易出现神经毒性造成精神异常。
应对策略:立即停药,对症处理。有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尽可能选择其他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HA2DS2-VASc-60评分、DAPT评分等心血管常用评分要点.doc
- 临床PICC导管技术原理、优势、居家护理、日常注意、功能锻炼及注意事项.doc
- 临床创伤性凝血病流行病学、机制、影响 、诊断、预防及处理要点.doc
- 临床肾性贫血治疗效果不佳发生机制、常见原因及解决对策.doc
- 临床长程视频脑电图定义、目的、适应症、监测注意事项与诊断要点.doc
- 临床针刺伤护理不良事件要点.docx
- 小学语文《沙滩上的童话》课文教学教案及知识点.doc
-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小柳树和小枣树课文教学教案及知识点.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备课教案及知识点.doc
- 小学语文课文《语文园地四》手影戏教学教案及知识点.doc
- 地理信息科学_第三次农业普查影像数字化项目.pdf
-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实验.docx
-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小说阅读理解提高练(含答案).docx
- 202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一模英语试题2(含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
-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七年级语文(含答案).docx
-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中考英语语法专题练习 特殊句型(含答案).docx
- 2025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贵州省安顺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