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_第2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x

《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_第2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前篇预习教材课堂篇素养提升随堂练学以致用课后篇课时分层训练

课时目标1.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2.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时空定位

课前篇预习教材一、选官制度1.九品中正制(1)创立:曹魏创立了新的选官制度______________。(2)措施:中央委任__________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3)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________________。这样,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________特权的工具。(4)结果:隋朝建立后,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中正官主要看重家世士族

2.科举制(1)确立:隋炀帝时,始建__________,科举制度形成。(2)发展: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________和________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3)影响: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______________,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进士科进士明经统治的基础

【判断正误】1.九品中正制从曹魏时期开始,其评定人才的唯一标准是家世。()×2.唐朝时期,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3.唐太宗时期,科举考试以进士科和明经科为主。()√

二、三省六部制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________。2.确立:__________时,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隋唐时期,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3.演变(1)职责:__________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__________负责审核诏令;__________负责执行,下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部,分工处理各项事务。(2)一体化趋势:唐太宗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____________,三省出现了__________的趋势。三省隋文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中书门下一体化4.意义: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判断正误】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善。()√2.三省六部制的运行分工明确,中书省草拟,尚书省审核,门下省下发六部执行。()×3.宰相集体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4.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三省制在形成的过程中,始终存在中枢权力机构不断边缘化的特点。()√

三、赋税制度1.魏晋时期:开始实行__________,按户征收粮和绢帛。2.北魏:孝文帝颁布__________,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3.唐初: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______。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4.唐朝中后期:实行两税法。(1)目的:解决财政困难。(2)内容:①每户按________和________缴纳户税,按________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②一年分________和________两次纳税。租调制均田令庸人丁资产田亩夏季秋季

(3)意义:①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____________。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____________。财政收入人身控制【判断正误】1.租调制是与均田制相配合的赋税制度。()√2.租庸调制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3.“两税法”的征收,“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说明它取消了人头税。()×

课堂篇素养提升【唯物史观】1.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古代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1)中国古代的中枢政务机构在各朝代之间既有继承,又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汉代就有“汉承秦制、有所损益”;隋朝统一后,建立了一套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唐朝建立后,承袭隋制,虽略有所改,但基本上没有突破隋代模式。(2)古代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也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

2.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认识隋唐时期的赋税改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d8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kd8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