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课前篇预习教材;课时目标;时空定位;课前篇预习教材;2.百日维新;3.历史意义;【判断正误】;二、义和团运动;4.结果
在________________镇压下失败。;【判断正误】;三、八国联军侵华;(5)八国联军罪行:
①占领北京后,八国联军在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
②俄国军队趁机侵占____________。;【判断正误】;四、民族危机的加深;2.影响;【判断正误】;课堂篇素养提升;(2)建设性:西方列强把西方工业文明带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时空观念】;发动猛攻,义和团奋起投入天津保卫战。1900年8月14日,北京失陷。8月15日,西太后
和光绪帝仓皇出逃。;针对练;【史料实证】;针对练;[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的重要起因是“自德人占据胶澳,教焰
益张,宵小恃为护符,借端扰害乡里,民间不堪其苦”,而地方官“不论曲直,一味庇教而
抑民”,即占领胶州湾的德国洋教士的不法活动和地方官对教会和传教士的包庇,这表明
义和团运动是民族危机严重的产物,D正确;A、B、C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历史解释】;(5)社会生活上:维新派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
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也起了重要作用。;针对练;【家国情怀】;(2)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时期,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懈斗争。谭嗣同以
身殉难前的自白表现了他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爱国精神,义和团运动表现出宁死不屈的民
族精神,这种爱国精神和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鼓舞着中华民族最终战胜列强,赢得民族
独立。时至今日,这种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针对练;随堂练学以致用;2.1895年6月,光绪帝颁布的12道新政诏书遭到抵制,珍妃之兄侍郎志锐及其师文廷式
暗助光绪寻求宫外人士支持。次年,珍妃遭慈禧杖责,太监寇良才问斩,文廷式等被定
为“翁党”遭贬斥,宫廷关系紧张。这从侧面反映出维新变法()
A.受制于旧式宫廷政治 B.激化了清廷内外朝矛盾
C.改变了清廷权力结构 D.开启政治博弈的新局面;3.“在二十世纪的中国???西方因其帝国主义侵略行径而受到仇视,又因其掌握聚集财富
和增强国力的秘密而受到推崇,这样一来,同时攻击西方侵略行径及其近代化秘密的义
和团,有时大受称赞,有时则遭到痛斥。”对义和团的不同评价说明()
A.义和团的行为自相矛盾 B.观察角度影响研究结论
C.史学研究难以获取真相 D.历史评价没有客观标准;4.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
降洋。”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是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北京条约》;5.光绪帝之死,历来众说纷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光绪生前诊病的脉案非常详细,
从中可以断定光绪因病死亡。又据《清宫档案揭秘》记载,1980年通过化验光绪的颈椎
和头发,发现无中毒现象。现在高科技手段则检测出光绪体内有砷中毒现象。据此可以
得出()
A.原始档案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事实 B.历史研究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探寻真相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综合多种历史记录即可确认客观事实;[解析]根据原始档案光绪帝因病而亡,没有中毒现象,但现代高科技手段却检测出有
中毒现象,这表明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坚持孤证不立的原则,才能进一步探寻
历史真相,B正确;原始档案由于受阶级和个人主观的限制,也有一定的主观色彩,需
要对史料进行考证和辨伪,排除A;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是我们研究历史的
基本方法之一,排除C;文献史料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记录者的个人主观的限制,排除D。;课堂小结
;课后篇课时分层训练;2.“公车上书”是维新派的一次重要活动。导致“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B.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C.《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 D.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3.戊戌维新期间,光绪帝先后颁布一系列诏书,下表是其中的部分内容。;[解析]由表格中的政治内容可知,戊戌变法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A正确;由表格中的
经济内容可知,戊戌变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错误;由表格信息无法得出戊戌
维新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以及是否引起中外势力的一致反对,C、D错误。;4.学者陈旭麓指出:“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
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以下各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晚清政府拒绝通过改革挽救其统治 B.维新运动宣传新思想促进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_第2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x
- 《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_第2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x
- 《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_第1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ptx
- 《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_第5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整合.pptx
- 《高中备考指南-英语必修1》课件_4.1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pptx
- 《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_第10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单元整合.pptx
- 《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_第4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pptx
- 《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_第8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整合.pptx
- 《高考备考指南 数学 》课件_第3讲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应用.pptx
- 《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_第8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综合测试(八).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