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总结
文章背景与作者简介原文解读与赏析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评价艺术手法鉴赏与比较知识拓展:陶渊明其他代表作品简介总结反思与启示意义目录
01文章背景与作者简介
陶渊明也颇擅书法,其书法有很高的造诣。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陶渊明生平及主要成就
VS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归去来兮辞》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它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后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归去来兮辞》创作背景
01东晋时期,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士族文人往往追求功名利禄,而陶渊明却对此深恶痛绝。他的辞官归隐,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有力反抗。02《归去来兮辞》不仅表达了陶渊明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普遍心态。他的作品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对后世的文人墨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03陶渊明的田园诗和《归去来兮辞》等作品,开创了中国古代田园诗的先河,为后世诗人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灵感和艺术借鉴。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田园诗派”的鼻祖。时代背景对作品影响
02原文解读与赏析
全文以辞官归隐为主线,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等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文章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语言优美流畅,富有节奏感。全文结构及写作特点写作特点结构明晰
03“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翻译为“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01“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表达了作者辞官归隐的决心,翻译为“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0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和未来的认识,翻译为“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无法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关键句子解读与翻译
情感表达全文充满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通过对比手法,使这种情感表达得更加鲜明。意境营造文章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官场生活,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超脱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追求和向往。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
03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评价
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认为人应当回归自然、远离尘世的纷扰。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诗人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进行了深刻批判,认为尘世充满了虚伪、欺诈和争斗,使人无法得到真正的安宁和幸福。回归自然、远离尘世主题思想
诗人认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追求自由和忘却名利,只有摆脱世俗的束缚,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真正的幸福。追求自由、忘却名利诗人强调精神追求和内心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内心的净化和提升,才能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重视精神追求和内心修养人生价值观念和追求目标
《归去来兮辞》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众多文学家所借鉴和传承。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诗人所倡导的回归自然、追求自由、忘却名利等价值观念,对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要关注内心的需求,追求真正的幸福和人生价值。同时,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批判也警示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面对和改变现实中的不公和黑暗。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对后世影响及现实意义
04艺术手法鉴赏与比较
修辞手法运用比喻和象征文中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归隐生活与自然景物相联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排比和对偶文中多处运用排比和对偶手法,使文章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用典文中引用了一些典故,如“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等,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深刻认识。
篇章布局和节奏韵律篇章布局文章以辞官归隐为主线,通过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手法,将归隐生活的美好与官场生活的丑恶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精神。节奏韵律文章采用四言句式,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同时,通过运用叠词、双声、叠韵等手法,使文章更加悦耳动听,富有音乐美。
与《桃花源记》比较两篇作品都描写了理想中的隐居生活,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