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6课 三国鼎立(教案)七年级历史中国历史第一册(统编版2024五四学制).docxVIP

第16课 三国鼎立(教案)七年级历史中国历史第一册(统编版2024五四学制).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6课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乱不休。曹操、刘备、孙权等势力经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重要战役,终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完成了局部统一。三国在对抗中不断发展,从而推动了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的恢复和进步,为中国再度统一奠定基础。

通过阅读史料与回顾旧知,说出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表现和背景,感知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对比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各自区域的开发,领悟三国时期是中国从分裂割据走向局部统一的重要历史阶段,初步理解分裂时期中孕育着的统一趋势,推动了历史进步。认识到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发展,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信念。(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通过阅读教材、地图,列举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魏蜀吴三国的建立等重要历史事件。知道三国空间位置关系。(时空观念)

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初步分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进而推断影响战争胜败的主要因素。(历史解释)

通过比较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曹操诗作)与史书(三国志)的关联与区别,初步学会区分不同类型史料的证史价值。(史料实证)

教学重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区分不同类型史料的证史价值。

导入:

师:三国是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历史,同学们知道哪些诞生于三国的典故呢?

生: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煮酒论英雄、望梅止渴、过五关斩六将、乐不思蜀、七擒孟获、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舌战群儒……

师:同学们所知甚多。不过,这些典故有许多并非真实的三国历史,而是出自虚构的三国故事(三国演义)。就像课文引言中说的,文学艺术中的曹操是个多疑无情的奸臣,这并非历史上曹操的全貌。那么,真实的三国历史和曹操是怎样的?我们如何评价曹操以及这段纷乱的历史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的意义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

一、官渡之战

师:书接上回。话说东汉中后期,即位的皇帝大多年幼,导致东汉政治上具有什么特点?(陷入了怎样的一个恶性循环?)

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师: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诛杀异己,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人民的处境日益恶化,加上自然灾害频发,于是爆发了?

生:黄巾起义。

师:为了能够尽快调动地方力量,协同朝廷镇压黄巾起义,东汉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生:改刺史为州牧,掌管一方军政。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这些州牧的势力逐渐坐大,成为拥兵自重的割据势力。

师:出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示意图》,大家在图中看到的这些熟悉的名字,他们很多人的身份正是州牧、刺史。比如曹操就是兖州牧。不会作诗的军阀不是一个好州牧。曹操的诗歌被后人称作“汉末实录”的“诗史”,让我们来读一首曹操的诗,初探汉末乱世。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释:①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②咸阳:借指都城。

师:请大家齐读。同时想一想:“群凶”是指谁?关东义士讨伐成功了吗?当时百姓生活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是当时的百姓,渴望什么?

生:没有成功,“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百姓的生活悲惨、痛苦。安定和平。

师:图中占据东汉都城的军阀是谁?

生:董卓

师:189年,汉灵帝死,少帝刘辩即位,外戚(何太后之兄何进)执掌朝政,为了铲除宦官,他密诏董卓带兵入洛阳。结果计划泄露,宦官先发制人,杀死了外戚何进。与此同时,董卓率领庞大军队进入洛阳,大肆诛杀政敌,自封相国,废少帝,改立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在洛阳城中为所欲为。天下大乱,各地诸侯纷纷起兵讨伐董卓。

师:该诗表达了曹操怎样的情感?

生:对国计民生的关注和悲愤,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的同情。

师:各路诸侯明争暗斗,讨董盟军不久解散,拥有雄心壮志的曹操决定自谋出路,走上了逐鹿中原、谋求统一的道路。

师:在这过程中,曹操经历了两场足以决定生死、足以改变整个时代局势的大战,分别是?

生: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师:官渡之战的对手是袁绍。袁绍出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袁安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而曹操为宦官曹腾之孙,太尉曹嵩之子。少年机警,任侠放荡。二十岁时,举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

阅读教材,提取视角,概括曹操是如何成为北方又一强大势力的?

生: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招揽各种人才;军事,收编黄巾军精锐;经济,实行屯田,组织军队和流民从事农业生产。

师:请大家填写“官渡之战”表格,扮演小解说员,做简介。

生: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决战,曹操以少胜多,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师:袁绍派兵包围屯驻在白马的曹军,曹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优质学习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