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

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试题

时间:75分钟分数:100分

试卷说明:试卷共2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型(1-26题52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型(27-29题48分)

一、(选择题共52分)

火星因其环境与地球相似,并拥有冰冻的水和矿物质,因此科学家一直在寻找一种物质,当将其大量注入火星大气时,会驱动火星变暖。但也有其他研究人员指出,火星升温并不是使火星宜居的“神奇开关”,因为它不能解决火星气压低、大气层稀薄等问题。下表为火星和地球基本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名称

距日距离

(地球=1)

公转周期

(年)

自转周期

(日)

体积

(地球=1)

质量

(地球=1)

表面温度

(℃)

天然卫

星数量

地球

1

1

1

1

1

15

1

火星

1.52

1.88

1.03

0.15

0.11

-63

2

1.向火星大气注入物质的目的是让火星存在()

A.液态水 B.适宜的太阳光照

C.大气层 D.安全的宇宙环境

2.“其他研究人员”认为火星升温并不是使火星宜居的“神奇开关”的主要原因是()

A.质量体积较小 B.距日距离较远

C.公转周期较长 D.卫星数量较多

【答案】1.A2.A

【解析】

【1题详析】

向火星注入“这种物质”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火星大气厚度,从而提高火星表面的温度,使得火星表面的水能够以液态形式存在。这一步骤对于火星的改造至关重要,因为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A正确。适宜的太阳光照是由距离太阳的远近决定的,向火星大气注入物质无法改变距离,B错误;火星本身有大气层,C错误;向火星大气注入物质不改变宇宙环境,D错误。故选A。

【2题详析】

结合表格数据可知,火星的质量和体积都比地球小得多,这意味着火星的引力较弱,无法像地球一样保持一个稳定且厚重的大气层。即使火星表面温度升高,也无法解决火星气压低、大气层稀薄的问题,因此火星升温并不能完全解决火星宜居的问题,A正确。距日距离、公转周期、卫星数量与地球差别不大,且这些因素与火星气压低、大气层稀薄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

寒武纪的砂岩—页岩—石灰岩沉积是平行发生的,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在发生大规模的海平面上升或下降的时候,会出现垂直方向上不同岩层的有序叠加的现象。下图示意寒武纪砂岩—页岩—石灰岩平行排列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寒武纪时期,海平面以下沉积岩层中出现大量生物化石,此时期代表性生物有()

A.蓝细菌 B.猛犸象 C.恐龙 D.三叶虫

4.当地球上的冰川范围逐渐扩大时()

A.海岸线的位置将向陆地方向推移

B.砂岩沉积的位置向海洋方向偏移

C.新形成的页岩将覆盖在砂岩之上

D.新形成的砂岩将覆盖在石灰岩之上

【答案】3.D4.B

【解析】

【3题详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寒武纪属于早古生代时期,该时期以海洋无脊椎动物为主,主要有三叶虫、菊石、鹦鹉螺等,D正确。蓝细菌出现在太古宙时期,并在元古宙时期大爆发,A错误。猛犸象属于哺乳动物,出现在新生代,B错误。恐龙属于爬行动物,出现在中生代,C错误。故选D。

【4题详析】

当冰川范围扩大时,海水结成冰,海平面下降,海岸线的位置将向海洋方向移动,A错误。砂岩属于浅海环境的沉积岩,冰川范围扩大导致海水深度变浅,砂岩沉积的位置向海洋方向偏移,新形成的砂岩将覆盖在页岩之上,B正确,D错误。页岩形成的沉积环境海水深度较深,随着海水深度变浅,页岩形成的位置向海洋方向推移,将覆盖在石灰岩之上,C错误。故选B。

读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MJ·m-2)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总体上是()

A.西多东少 B.东多西少 C.南多北少 D.北多南少

6.造成甲、乙两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因素是()

A.纬度和海拔 B.气候和土壤 C.坡向和天气 D.地表植被

【答案】5.D6.C

【解析】

【5题详析】

根据图中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的分布及数值可知,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大致呈南北方向变化,且南少北多(南部年太阳辐射总量数值低于北部),ABC错误,D正确。故选D。

【6题详析】

甲、乙两地的纬度位置相差不大,A错误;甲乙两地均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类型相同,B错误;图中甲地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晴天较多,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乙地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阴天多,年太阳辐射总量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