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0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3.doc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0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3.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课时分层作业(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建议用时:35分钟)

1.孙中山把西方的“博爱”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天下为公”思想加以糅合,把“大同”视为自己的抱负国。为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粹主义 D.民生主义

D[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孙中山把西方的“博爱”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天下为公”思想加以糅合,把“大同”视为自己的抱负国。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2.胡绳在《从鸦片战斗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英雄们谈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会员在宣传三民主义时的侧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A[依据题干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赶走北京皇帝”说明宣传的重点是民族革命,即以暴力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我们都要当官”说明民众对政治革命的目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生疏不清,故选A项。]

3.孙中山认为中国作为……贫困落后的国家,需要接受欧洲的生产方式,以达到富强富强的目的,同时避开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尤其是尽量避开贫富悬殊。为此他提出()

A.实业救国 B.民生主义

C.民族主义 D.民权主义

B[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差距的缘由是社会民生主义没有解决好,为此提出民生主义,B项正确。]

4.孙中山在某次大会宣言中指出:“中国以农立国,而全国各阶级所受苦痛,以农民为尤甚。国民党之主见,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产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据此可以得出()

A.三民主义进展到了新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思想得以成功实践

C.国民党的性质已发生了根本变革

D.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主见

A[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扶助农工政策,据此可以得出三民主义已经进展到了新三民主义,A项符合题意;材料只是强调新三民主义这种思想,并未得以成功实践,B项不符合题意,排解;国民党的性质没发生根本变革,只不过是政策有些变化而已,C项不符合题意,排解;从材料的具体内容来看,材料不涉及反帝主见,D项不符合题意,排解。]

5.蔡元培认为:“三民主义虽多有新义,为往昔儒者所未见到,但也是以中庸之道为标准。”据此推断,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最符合蔡元培观点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实现共和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平均地权,克制资本

D[“平均地权”有反封建的动机,可是却没有彻底反封建,在改善农民待遇和限制地主之间寻求平衡,“克制资本”在自由市场和国家干预之间寻求平衡,故D项正确。]

6.“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公平。积四十年之阅历,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需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公平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份孙中山临终遗言()

A.反映了新三民主义的内涵

B.反映了孙中山革命的终极目标

C.说明孙中山坚持“三大政策”

D.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道路

C[“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公平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所以这份孙中山临终遗言说明孙中山坚持“三大政策”,C项符合题意,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三大政策”而非新三民主义的内涵,A项不符合题意,排解;材料只是反映孙中山的革命策略并非反映孙中山革命的终极目标,B项不符合题意,排解;孙中山并未为中国革命找到正确道路,D项不符合题意,排解。]

7.1924年11月,孙中山以大元帅身份公布了《工会条例》。下列是条例中的某些条款,这些规定()

A.体现了三民主义的新进展

B.表明其政治立场发生根本转变

C.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D.背离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方向

A[依据材料可知,孙中山承认工人阶级有成立工会和享有言论、出版、罢工等自由,对工人运动的进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是孙中山“扶助农工”政策的体现,说明三民主义得到新进展,A项正确。孙中山的政治立场并未转变,照旧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排解B项;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不是材料的主旨,排解C项;D项说法错误,孙中山的政策有利于团结工人阶级,推动民主革命的进展,排解。]

8.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说:“至共产主义之实行,并非创自俄国,我国数十年前,洪秀全在太平天国已经实行(‘圣库制度’),且其功效较俄国尤大。”对共产主义的这种生疏表明孙中山认为()

A.共产主义源起于圣库制度的实践

B.共产主义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C.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已经失败

D.“联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187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天津卓蹊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L1U0A9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