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后训练巩固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后训练巩固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后训练巩固提升

双基巩固学考突破

一、选择题

1.在19世纪末的中国,“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指责的是()

A.康有为的言论

B.梁启超的言论

C.李鸿章的言论

D.慈禧的言论

答案:A

2.“和议将定,时适会试之年,各省举人集于北京者以万数千计,康有为创议上书拒之。”上述大事发生于()

A.1894年

B.1895年

C.1898年

D.1901年

解析:“和议将定”是指《马关条约》的签订,“各省举人集于北京者以万数千计,康有为创议上书拒之”是指公车上书,公车上书发生在1895年,故B项正确。

答案:B

3.1898年6月,光绪皇帝在诏书中说:“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下列与创办京师大学堂相关的历史大事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维新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B

4.下面是中国近代某场政治运动提出的斗争口号。这些口号体现了()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A.鸦片战斗时期民族冲突尖锐

B.甲午中日战斗时期群众救亡运动高涨

C.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反清斗争激烈

D.瓜分中国狂潮引发农民反帝斗争

解析:题干中的口号有明显的盲目排外倾向,同时也反映了对清政府的拥护,因此这场运动为义和团运动。故D项正确。

答案:D

5.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中国由农民阶级发动的两场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义和团运动最突出的时代特点是()

A.民族危机加深

B.救国主见科学

C.组织形式多样

D.斗争方式单一

解析:自鸦片战斗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冲突变为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之间的民族冲突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阶级冲突,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缘由是阶级冲突,而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根本缘由是民族冲突,这源于19世纪末列强侵华的加剧、民族危机的加深。故选A项。

答案:A

6.美国历史学家丹涅特曾指出:“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逼、掌握的脆弱政府,自是最为有利。”下列不公平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意图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依据题干中“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逼、掌握的脆弱政府”,可知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他们虽主见改革专制政体,而改革官职又不撤旧衙门,只设新衙门;他们虽主见设置制度局以实现立宪政体,但设计的主旨旨在君民共治,与西方议会抑制君权不同而赐予君主以很大权力;在思想上他们鼓吹民权,主见开发民智,但实践上却提倡“保教”,要把孔学尊为国教而顶礼膜拜。正是在如何对待西学和传统文化两大问题上,维新派给旧势力留下宽敞的活动空间。改革者的怯弱只能给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增加一份步履困难的特点。

——摘编自沈渭滨《困厄中的近代化》

材料二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当时虽如梁启超所说的在学术思想界引起震惊,但除康门弟子和少数人外,几乎受到新旧人物的全都反对。

吴汝纶对严复《天演论》的推崇也说明他是一个思想格外开通的人。他说“康有为等虽有启沃之功,究仍新进书生之见”“中国旧学深邃,康梁师徒所得中学甚浅,岂能胜删定纂修之任?斯亦太不自量矣”。康有为想通过重构中国传统儒学,在思想上主导这场变法维新运动,但其学养却难以令人信服,结果适得其反。

——摘编自江中孝《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

指导思想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改革者的怯弱”的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二,分析康有为的思想为什么会受到“新人物”的反对。

参考答案:(1)表现:不撤旧衙门;不抑制君权,赐予君主大权;尊孔学为国教。

(2)缘由:康有为个人学养不足,对儒家经典随便描画。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取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为了在三年内向日本交出2.3亿两白银,清政府分三次向俄法银行团、英德银行团以高额利息借款3亿两白银。

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在从渤海到南海的中国沿海地区强租租借地:俄国租旅大,英国租威海卫,德国租胶州湾,英国租九龙,法国租广州湾。列强还在中国大量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

材料二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社会面临怎样的现状?说明白什么?

(2)依据所学学问,指出瓦德西说“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的缘由。列强又实行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结果怎样?

参考答案:(1)现状: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消灭严峻的民族危机。说明:帝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187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天津卓蹊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L1U0A9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