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_第4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单元综合测试(四).pptx

《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_第4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单元综合测试(四).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单元综合测试(四)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有人认为,明太祖时君权膨胀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明朝君权膨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相权过度膨胀,危及君主权威B.以相权为核心的官僚体制难以承担加强中央集权的重任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中国历代君主执政的必然准则D.封建制度衰落,皇权受到更多冲击和挑战D

[解析]题干中“明太祖时君权膨胀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自然趋势”说明明清时期古代中国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使得其君主加强了君主专制,故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权过大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直接原因,不是本质,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之前,以相权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是可以承担加强中央集权的重任的,排除B;题干内容主要涉及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关系,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

2.内阁成立后,皇帝把原来宰相拥有的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设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这反映了明朝()A.中央直接管理地方事务 B.通过分权举措强化君权C.宰相制度实际长期存在 D.内阁成为法定决策机构B[解析]材料中明朝在中央将议政权和行政权分立,地方设三司,中央和地方都实行分权体制,这有利于加强皇权,故选B;A无法涵盖材料中中央的分权措施,排除A;宰相制度在明初已被废除,排除C;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排除D。

3.明代出现过很多权倾一时的内阁首辅,如严嵩、张居正等。但很多时候,他们也必须讨好善于揣摩皇帝旨意的司礼监的太监,并受其掣肘。这表明,明代()A.宦官掌握了行政权 B.皇权逐渐趋于衰落C.内阁首辅权力失控 D.君主专制得以强化D[解析]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故首辅要讨好代表皇权的太监,说明皇权的强化,故选D;司礼监不掌握行政权,排除A;明代皇权是逐渐强化的,排除B;C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

?[解析]根据材料“明代军歌”“杀尽倭奴”可知,与该军歌相关的历史人物是抗倭名将戚继光,故选D;岳飞是南宋人,抗金名将,排除A;文天祥是南宋末年人,抵抗元朝,排除B;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排除C。

5.洪武二十三年,明太祖命令沿海卫所装备海船:“诏滨海卫所每百户置船二艘,巡逻海上盗贼。”此命令旨在()A.增强海战力量抗倭 B.保护中外贸易往来C.遏制民间海上走私 D.抵制欧洲殖民入侵C[解析]根据题干中“诏滨海卫所每百户置船二艘,巡逻海上盗贼”可知该现象体现了明朝的“海禁”政策,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禁”政策主要针对民间的海上走私,故选C;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沿海卫所“每百户置船二艘”,其目的在于“巡逻海上盗贼”,而不在于“抗倭”,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上盗贼”主要是指民间的海上走私,可知题干中“命令”的目的不在于“保护中外贸易往来”,排除B;“海上盗贼”主要是指“民间海上走私”,而不是欧洲殖民者的侵略,排除D。

6.在清朝前期的司法实践中,“既有定例,则用例不用律”。因时所需,皇帝的谕旨、内外的奏准均可定为条例。依照规定,定期修例,旧例不断删改,新例不断增加。这反映出当时()A.法律具有至高权威 B.律例体系缺乏实用性C.皇权专制色彩浓厚 D.封建律例具有随意性C[解析]由材料“用例不用律”“因时所需,皇帝的谕旨、内外的奏准均可定为条例。依照规定,定期修例,旧例不断删改,新例不断增加”可知清朝在司法实践中,例高于律,而皇帝的谕旨、内外奏准均可定为条例且不断在修订,反映了皇帝意志在司法实践中的主导地位,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故选C;中国古代是“人治”而非“法治”,排除A;材料中并未提及律例的具体内容,无法判断其实用程度,排除B;“随意性”是对材料“不断删改”“不断增加”的过度解读,排除D。

7.史学家钱穆指出:“军机处不过是皇帝御用的秘书,实实在在只是皇帝的一个‘南书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央对地方控制减弱 B.南书房行使宰相的职能C.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军机处拥有最高决策权C[解析]军机处的设立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没有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A;南书房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不能行使宰相的职能,排除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标志着专制主义发展到达顶峰,故选C;清代最高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排除D。

8.清朝统一全国后,实行因俗而治,划前朝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为十八个行省;在东北、外蒙、新疆设立五个将军辖区;在科布多设立参赞大臣辖区和西藏办事大臣及达赖喇嘛辖区、西宁办事大臣辖区;在云贵地区则推行土司制度。这些措施()A.打破旧行政区划以加强中央集权 B.对巩固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d8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kd8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