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2025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B卷)(解析版).docx

2024-2025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B卷)(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山西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B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汉时,刺史按“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如发现郡国守相执行公务有不法行为,需向朝廷“劾奏”。《后汉书·朱浮传》载,“旧制:州牧(州刺史)奏二千石长吏(郡守)不任位者,事皆先下三公,三公遣掾史案验,然后黜退”。这说明汉代的刺史制度()

A.实现了地方吏治清明

B.旨在改变地方权力结构

C.完善了地方区划制度

D.利于维护中央政府权威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州牧(州刺史)奏二千石长吏(郡守)不任位者,事皆先下三公,三公遣掾史案验,然后黜退”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武帝始设刺史,刺史发现地方长官有“不法行为”,向中央弹劾,说明刺史只有监察权无行政权,代表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察,有利于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D项正确;专制体制之下,地方吏治不可能实现清明,排除A项;地方的行政权力由地方郡守执掌,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材料没有反映出地方权力结构的改变,排除B项;汉朝时期的地方区域制度并不完善,如郡国并行制就存在诸多弊端,排除C项。故选D项。

2.自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英国白金汉宫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多数是由撒切尔夫人与其大臣任命,撒切尔夫人更是将“政治态度”作为选拔高级文官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撒切尔政府的这一举措旨在()

A.维护文官“政治中立”原则

B.满足政党诉求以巩固权力基础

C.缓解国家经济“滞胀”现象

D.保障英国社会效率和社会公平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的英国。根据材料“撒切尔夫人更是将‘政治态度’作为选拔高级文官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并结合所学可知,撒切尔夫人将政治态度作为选拔高级文官的基本前提,主要是为了反映和推进她的政治诉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试图打破传统的政治中立原则,以巩固其权力基础并应对特定的政治环境。撒切尔政府的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权力基础为了维护自身统治,B项正确;撒切尔夫人的做法不利于文官政治中立,排除A项;调整文官队伍,与缓解经济的“滞胀”现象没有强逻辑关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社会效率和社会公平”,排除D项。故选B项。

3.1905年1月,学务大臣孙家鼐拟议《考验出洋毕业学生章程》规定:考试分两场,第一场按照出洋所学科目分别考试,第二场以经史命题作两篇论说。清廷依据此章,于五月初十日,在学务处举行第一场考试,又于六月初二日在保和殿对及格者举行第二场考试,考试规制等同传统殿试。清廷的这一做法体现出()

A.中国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

B.选官方式呈现新旧并存特征

C.文官考试制度已正式确立

D.官制改革成新政核心内容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废科举,学堂选官和留学生选官是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出洋毕业生归国后进行考试,不仅考查所学科目,也考查经史内容参加“殿试”,说明选官方式呈现新旧并存特征,B项正确;1861年京师同文馆的创办是中国教育步入近代化的开始,排除A项;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奠定了文官考试制度的基础,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官制改革并不是清末新政的核心内容,且材料中未涉及其他清末新政的内容,不能得出此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4.1894年,《申报》发表《答客问高丽事》一文:“高丽为我朝藩属,不侵不叛二百余年,受我朝之敕封,奉我朝之正朔,堂皇冠冕,万国皆知。高丽有乱萌,我朝兴兵以靖之可也。高丽苦兵弱,我朝派弁而教之可也,与日人何干?而竟贸然与之订立此约,岂将高丽一国与日人分而治之乎?”这篇社论折射出清朝()

A.对外关系开始转型 B.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C.深受宗藩体制影响 D.国防观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