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七课时
习作课家乡的风俗
板块一话题导入,引出习作说一说这是哪个节日?展现了什么风俗?春节拜年端午赛龙舟元宵赏花灯、猜灯谜
板块一话题导入,引出习作说一说这是哪个节日?展现了什么风俗?中秋吃月饼、赏月、赏桂花过年贴福字重阳登高、插茱萸
板块二呈现话题,明确习作内容1.审清题材:“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将调査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说明文或记事作文)
板块二呈现话题,明确习作内容2.审清内容:《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如果是介绍一种风俗,写之前,先查阅资料或问问长辈,深入了解这种风俗,想一想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分几个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在介绍的时候,可以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如果是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则可以把这种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如,“听爸爸说,这个习俗大有来历呢……”或“我查资料得知,元宵象征着……”,然后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如果你对这种风俗习惯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表达出来。
板块三指导审题,关注习作重点你想重点介绍哪一方面?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呢?1.文章的重点要根据写作目的来确定:
板块三指导审题,关注习作重点2.具体怎么抓住重点呢?在课文《北京的春节》中,老舍先生为了让读者更了解当年北京过春节的独特风俗,对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的活动进行重点介绍。《老北京的春节》一文还重点写了除夕的情景,它是怎么写的?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总结:这段话围绕“除夕真热闹”展开叙述,通过写做年饭、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祭祖、守岁这些人们的活动,表现了除夕的热闹景象。
板块三指导审题,关注习作重点写腊八时,老舍先生没有对所有活动展开描述,只写了腊八粥、腊八蒜,所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果只写腊八粥,要怎么抓住重点呢?课文《腊八粥》是这样写的:
板块四拓展思路,指导选材技巧。根据习作提示,指导选材
板块四拓展思路,指导选材技巧。闹花灯扭秧歌吃粽子贴春联拜年赛龙舟包饺子……1.说一说,你的家乡还有哪些风俗?2.收集资料。(1)吃的风俗: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可见,吃对我们是多么重要。如:正月初一的饺子、正月十五的元宵、清明节的杨柳烧饼、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等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
板块四拓展思路,指导选材技巧。(2)玩的风俗: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盛开着56朵民族之花,各种的风俗习惯真是叫人目不暇接。玩的习俗更是别出心裁。如:春节放竹、元宵节观花灯、三月三放风等、清明节青、重阳节登高等像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画。(3)民族风俗:藏戏、民族舞蹈、服饰风格、礼仪、民间传说、禁忌等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4)节日习俗:如:过年与吃团圆饭、压岁钱、贴春联等活动有关系;端午节要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八月十五要赏月、吃月饼等各有特色,各有精到之处。
板块四巧用导图,总结思路。
板块五研读课文片段,学写法。1.分角色,说做法。课文《北京的春节》介绍大年初一的风俗时分了四类角色来讲述:去亲戚朋友家拜年的男人们,在家接待客人的女人们,在庙外摆摊的小贩们,逛庙会的孩子们。这样,读者就会对当年北京大年初一的风俗了解得更全面。
板块五研读课文片段,学写法。2.借资料,显文化。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把你搜集到的资料自然地穿插在文章中。直接交代。比如“我的家乡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我问了爷爷才知道……”对话引出。比如“爷爷还在不厌其烦地说着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妈妈听了,笑着说:七夕除了是乞巧节,还是魁星节,古时候……’”
板块五研读课文片段,学写法。借助资料,更能凸显这种风俗的文化内涵。比如:家乡的老人在农历二月初二那天跟我们讲起一个传说:“从前,关中地区有一段时间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小龙去降雨,小龙贪玩,扎进水里便不再出来了。有个小伙子取来降龙水’,搅浑河水,小龙出来与小伙子较量。最后,小龙被小伙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单元 03经典诵读课 (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pptx
- 第一单元 03重点讲练(一)【大单元教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pptx
- 第一单元 04 我为美丽乡村代言【大单元教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pptx
- 第一单元 04 寻找自然中的春天【大单元教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pptx
- 第一单元 04 重点讲练(二) (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pptx
- 第一单元 04《小青蛙》的环保之行【大单元教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2024).pptx
- 第一单元 04重点讲练 (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pptx
- 第一单元 04重点讲练(二)【大单元教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pptx
- 第一单元 05 经典诵读课 (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pptx
- 第一单元 05 七嘴八舌聊天窗【大单元教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