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测试B卷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下册.doc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测试B卷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下册.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3-

第五单元B卷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法与国学有诸多联系,但不能直接画等号。书法是艺术,国学是学问。把书法当成国学,与把传统文化当成国学如出一辙。书法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组成部分,但只有用国学方法争论传统文化的学问才是国学。

那么争论书法的学问是不是就是国学了?不全是。举个例子,用传统文献学方法争论的传统书学,可称得上国学。

古代书论文献大多是文学性描述,多运用比方、夸张和想象等文学手法,且行文简略,如孙过庭《书谱》中有一句经典概括“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意思是取法古人,不能背离时代条件,同时又不能随大流,过于迎合今人。写不出自己,看不到古人,是书法大忌。孙过庭以简短八个字,把古今书学的道理说通了。而这用短短几个字就能说透的问题,今人千言万语也未必能达其真谛。所以,凡遇古书论,都需用文献学方法,对所涉字词进行训诂学争论,这些自然属于国学范畴。

依据国学大师梁启超的划分,国学争论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智识的学问,一类是关于人生的学问。前者侧重于生疏,后者侧重于实践体悟。书学也是如此。

书学是关于智识的学问。书法的基础是汉字,争论书法必需争论汉字本体,故此,书学的基础是字学,也即小学,小学又融于国学之中。所以,国学中的字学或小学,对书学争论有直接作用和影响。辑校和注疏是国学争论的重要方法,也是传统书学争论的重要方法。在阅读和运用古代书论文献时,必需对其中的字词进行训诂或校注,否则易发生误读。譬如现在我们时常用“天真烂漫”一词形容书法作品至高的美学境地,但从包世臣《艺舟双楫》中对“烂漫”一词的注解可知,“烂漫”的本意是花幵格外,已渐有凋疏之意,用在书法上,则指笔法粗疏导致的墨法凋疏,字法散乱。

书学还是有关人生体悟的学问。它不但需要对古代书论进行争论,更需要亲自实践。美感体验,或者说有关书法美的积淀,是在长期的笔法实践中培育出来的。而笔法的获得,又在于对人生、生命与自然的体悟,即唐人张璪所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要有向外和向内的追求。向外追求最终都归于向内追求。向外追求自然,于自然万物中获得关于笔法的学问,譬如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黄庭坚观荡桨而悟笔法等,都是这方面的典范。向内追求内心的自证圆融,这方面,古代书论多有描绘,但过于玄虚。固然,笔法也可通过读书尤其是阅读古代书论获得,但读书也需进行人生体悟,读书而不体悟,等于吃饭而不细嚼,必定是“整个呑枣”。

所以,虽然书学与国学息息相关,但国学只是方法和途径。争论美、探讨美,是书学争论的终极旨归。但这美,是基于中国本土的美学,而不是西学体系中的美学,故美学又必需建基于国学之上。国学也不是贴标签,而是实实在在地坐冷凳子,需要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

(选自朱中原《国学与书法》,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学属于美学范畴,而国学是用国学方法争论传统文化的学问,二者有诸多联系,但不能直接画等号。

B.孙过庭《书谱》中用“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八个字,将“既看到古人,又写出自己”的古今书学的道理说透了。

C.书学的基础是字学,字学对书学争论有直接的作用,而辑校和注疏是传统书学争论的重要方法。

D.作者反对读书者“整个吞枣”,意在表明在笔法的获得途径中,人生体悟比阅读古代书论更重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章开头即表明观点,然后对书法和国学的区別和联系进行解说,引出了后文的论述。

B.作者在第三段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说明书学是靠文献学方法争论的,从这一点来说它属于国学范畴。

C.文中举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黄庭坚观荡桨而体悟出笔法的例子,强调了书学需要向外追求自然。

D.文章结构属于“总一分一总”模式,最终一段给出结论,再一次说明书学和国学虽有联系但并不等同。

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书学和国学是息息相关的,国学是书法争论最终探究的美学的基础,书法是国学争论的对象。

B.现在人们常用来形容书法作品至高境地的“烂漫”用在书法上指笔法不好,说明当下已没人关注古书论。

C.书学不仅是关于智识的学问,还是关于人生体悟的学问,对其争论既要加深生疏,又要实践体悟。

D.书学向内追求内心的自证圆融,但因古代书论的描述过于玄虚,还需要向外追求自然,亲自体验。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朋友们:

我们现在安葬的这位品德崇高的女性,在1814年生于一个德国贵族家庭,她的父亲冯·威斯特华伦男爵在特利尔城时和马克思一家很亲近;两家的孩子在一块儿长大。当马克思进大学的时候,他和自己将来的妻子就已经知道他们的生命将永久连在一起了。

1842年,马克思第一次走上社会舞台担当旧《莱茵报》的主编。该报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187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天津卓蹊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L1U0A9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