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2/NUMPAGES2
区域地理复习第3讲《中亚》学历案
一、主题与目标
(一)学习主题:中亚
(二)学习课时:1学时
(三)学习目标
二、学习过程
(一)课前必备知识梳理
(1)中亚典型地理事物填图
1)A为______山脉,B为________高原,C为________陵,D为________平原,E为________________平原。
2)湖泊:多为内流湖,①为_____海(世界最大的内流湖),②为_____海,③为__________湖;河流:多为内流河,④为________河,⑤为________河,外流河有⑥___________河,水量少,水能贫乏,汛期短。
(二)课堂导学
【情境引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该如何理解中国与中亚经济互补性强的特点?
【问题探究】一、中亚的自然环境特征
问题1:结合中亚区域图,指出中亚地理位置的特点。
问题2:读图,归纳中亚的地形特征?
问题3:地理位置对中亚的气候有什么影响?
问题4:结合中亚地形、降水分布图及其海陆位置,描述该地区降水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分析其原因?
问题5:结合中亚自然环境,分析: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及汛期?水文特征是什么?
问题6:巴尔喀什湖是世界第四长湖,位于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境内,湖面海拔342米,东西长605千米,宽9-74千米,湖泊面积1.82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6米,发源于中国的伊犁河注入巴尔喀什湖。湖水呈现“东咸西淡”的特殊现象。分析巴尔喀什湖的湖水“一半咸,一半淡”的原因?
【问题探究】二、中亚的人文地理特征——旱作农牧业
问题1:读中亚农业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亚发展种植业的自然区位优势。
问题2:读中亚农业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亚发展畜牧业的自然区位优势。
(三)真题感悟
(2022·湖南)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如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量
C.蒸发量 D.地表径流量
(2)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
A.1961~1979年 B.1970~1989年
C.1980~1999年 D、2000~2020年
(3)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
A.沙尘天气增多 B.灌溉面积扩大
C.湖岸线较稳定 D.绿洲面积增加
(四)微主题问题式探究
(1)探究主题1:湿地的退化——不断缩小的咸海
咸海在1960年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四大湖,总水量1100立方千米,主要由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之后,咸海周边逐步成为世界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时至2007年,咸海面积只有最初面积的10%,总水量减少了近90%,随着水面逐渐缩小,水中盐的浓度越来越大,目前咸海的含盐度比大西洋的海水要高出4倍,大量水生生物已灭绝,周围地区气候变得更加恶劣,沙漠化加剧,沙尘暴增多。2014年9月美国宇航局发布的一组卫星图片显示“咸海”似已经消失。
1)结合材料,分析咸海面积萎缩的原因。
2)说明M湖变化对图示区域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咸海面积萎缩的危害及解决措施?
(2)探究主题2:旱作农业—“白金之国”棉花种植
乌兹别克斯坦大部分国土被荒漠覆盖,因为有河流的滋养,荒漠地带散布着许多河谷绿洲。棉花喜热、喜光、耐旱,适宜在疏松深厚的土壤中种植,一生需水量以450mm-620mm为宜。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以稳产、高产、品质优闻名世界。有“白金之国”之称。
1)分析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有哪些?
2)分析该国大面积种植棉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提出乌兹别克斯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三、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一)题组1
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里海沿岸的石油储量达70亿吨。哈萨克斯坦陆地石油探明储量有24亿吨,是世界第三大产油区。2015年哈萨克斯坦石油产量达1.5亿吨,但哈萨克斯坦国内能源需求较少,产量的80%需出口,而且石油输出途径单一。中哈石油管道总长3088km,其中哈萨克斯坦境内2818km,中国境内270km,截至2019年管道已安全平稳运行4800多天,累计输送原油超1.3亿吨。据材料,完成下列2题。
(1)评价中哈石油管道建设的区位条件。
(2)评价中哈石油管道建设的意义。
(二)题组2
在干旱内陆区,往往“以水定地”,水资源的分布与开发影响土地利用。中亚锡尔河、阿姆河流域的人们因地制宜发展了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农牧业,锡尔河大致成为草原与绿洲、畜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复习第4讲东南亚 课件.pptx
- 2025届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复习第4讲东南亚学历案.doc
- 2025届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复习第5讲南亚-印度 课件.pptx
- 2025届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复习第5讲南亚—印度学历案.doc
- 2025届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复习第6讲 中东—埃及学历案.doc
- 2025届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复习第7讲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课件.pptx
- 2025届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复习第7讲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历案.doc
- 2025届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复习第8 讲《西欧》学历案.doc
- 2025届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复习第9讲《俄罗斯 》学历案.doc
- 2025届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复习第10讲《北美与美国》学历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