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xx-04-01
汇报人:xxx
儿童中医基础知识
中医基本理论
儿童生理特点与中医保健
常见儿童疾病中医治疗方法
儿童推拿按摩保健技巧
中草药在儿童健康领域应用
现代医学视角下的儿童中医保健
contents
目录
PART
01
中医基本理论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概念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概念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是由其阴阳五行属性所决定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阴阳五行关系
脏腑是指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即心、肝、脾、肺、肾五脏和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
脏腑概念
经络概念
脏腑经络关系
经络是指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
脏腑经络理论阐述了人体内各脏腑器guan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以及气血在经络中的运行规律。
03
02
01
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等。
病因概念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
病机概念
中医认识病因病机,强调从整体出发,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病因病机关系
诊断原则
中医诊断疾病时,强调四诊合参、整体审察、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等原则。
切诊
通过触按病人的脉搏等来诊断疾病。
问诊
通过询问病人的病史、症状等来诊断疾病。
望诊
通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等变化来诊断疾病。
闻诊
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嗅气味等来诊断疾病。
中医防治疾病时,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原则,注重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提高人体正气以抵御外邪。
中医养生观强调天人合一、形神共养、动静互涵、正气为本等理念,通过饮食调养、运动锻炼、精神调摄等方法来保养身体,预防疾病。
养生观
防治原则
PART
02
儿童生理特点与中医保健
阶段性特征
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发育任务。
生长发育快速
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身高、体重、脏腑功能等方面都在不断增长和完善。
个体差异
每个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和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受到遗传、环境、营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先天禀赋
儿童的生理特点和体质状况与先天禀赋密切相关,父母的遗传基因和孕期保健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后天调养
后天的饮食营养、生活起居、疾病预防等调养措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先天与后天的互动
先天禀赋为后天调养提供了基础,而后天调养又能够改善和优化先天条件,二者相互促进,共同维护儿童的健康。
春季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应注重养肝、护阳,饮食以清淡、甘润为主,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等。
春季养生
夏季炎热,儿童易出汗,应注重养心、护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当食用清热解暑的食物。
夏季养生
秋季干燥,儿童易伤肺,应注重养肺、润燥,饮食以滋阴润肺为主,多食用梨、藕等食物。
秋季养生
冬季寒冷,儿童易伤肾,应注重养肾、温阳,饮食以温热为主,适当食用羊肉、核桃等食物。
冬季养生
1
2
3
注意儿童保暖,避免受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鼓励儿童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感冒预防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鼓励儿童多喝水,稀释痰液;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适当使用止咳药物。
咳嗽护理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期变质食物;鼓励儿童勤洗手;适当使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腹泻预防与护理
鼓励儿童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挑zhan和困难。
通过肯定和鼓励,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提高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
鼓励儿童多参加集体活动,学会与人交往和合作,提高社交能力。
给予儿童足够的关爱和陪伴,满足其情感需求,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培养积极心态
增强自信心
培养社交能力
情感关怀
PART
03
常见儿童疾病中医治疗方法
03
咳嗽
根据病情选用止咳平喘的中药,如杏仁、枇杷叶等,同时可进行穴位贴敷、雾化吸入等治疗。
01
风寒感冒
采用辛温解表的中药,如麻黄、桂枝等,配合拔罐、艾灸等疗法。
02
风热感冒
使用辛凉解表的中药,如金银花、连翘等,结合刮痧、推拿等手法。
腹泻
运用健脾止泻的中药,如白术、茯苓等,配合推拿、艾灸等疗法。
便秘
采用润肠通便的中药,如火麻仁、郁李仁等,结合饮食调整、腹部按摩等方法。
使用益气固肾的中药,如黄芪、山药等,同时进行行为疗法和心理疏导。
遗尿
根据病情选用清热利尿或温阳化气的中药,如车前草、肉桂等,配合针灸、推拿等疗法。
尿频
运用养肝明目的中药,如枸杞、菊花等,结合眼部按摩、针灸等疗法。
近视
采用健脾益气的中药,如黄芪、dang参等,配合视觉训练、遮盖法等方法。
弱视
皮肤过敏
使用祛风止痒的中药,如荆芥、防风等,同时避免接触过敏原。
湿疹
运用清热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