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地理《第四章 植被与土壤》知识提纲.docx

高中地理《第四章 植被与土壤》知识提纲.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被与土壤

植被

一、植被与环境

植被: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植被的分类: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植被的形成过程:裸地——先锋植物生长(地衣,苔藓)——改造土壤、水分——更多种类植物生长——稳定的植被

地理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水文条件:水分充足,植被丰富。

土壤:酸碱度、含水量、肥力等等。

地形:海拔、坡度(坡度大,水土易流失,土层薄,不利于植被生长)、坡向(按照光照不同分为阳坡与阴坡,按照降水量不同分为迎风坡和背风坡)

植被的垂直分层:适应一定光照强度的植物,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在森林中形成若干层。(光照的不同)

地理环境与植被的相互作用:

森林

草原与荒漠

土壤

一、观察土壤

1、土壤的概念

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2、土壤的颜色

黑土:最肥沃的土壤,腐殖质含量高,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

红壤: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低山丘陵区域。

黄壤:富含黄褐色的氧化铁,颗粒细,疏松,易渗水,分布于我国黄土高原。

3、土壤的质地

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粒径大小可以分为石砾、砂粒、粉粒、黏粒。

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土壤质地。

按照质地可以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

砂土:砂粒占优势;土壤疏松,易耕作;大孔隙多,毛细管孔隙少;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差;有机质易分解,保肥性能弱。

壤土:所含砂粒、粉粒、黏粒的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不仅通气、透水性能良好,而且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发展的理想土壤质地。

黏土:黏粒占优势、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而且有机质分解缓慢,易积累,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耕作;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才具有较好的可塑性。

土壤的剖面

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

是土壤成土过程中物质发生淋溶、淀积、迁移和转化形成的。

土壤剖面分为自然土剖面和人工土剖面(耕作土壤剖面)等。

耕作土壤剖面(人工土剖面)及特点:(从上向下)

耕作层:又称表土层或熟土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

犁底层:又称亚表土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

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土壤的形成过程

阶段一:裸露岩石,裸露的岩石经风化作用后破碎。

阶段二:成土母质,岩石破碎形成的结构疏松的风化物称为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是形成土壤的基本的原始物质。

阶段三:原始土壤,仅能满足低等植物繁衍的薄层土壤。

阶段四:成熟土壤,土壤剖面特征发育良好,腐殖质不断积累,土壤肥力不断提高。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地貌,时间,人类活动。

成土母质:

EQ\o\ac(○,1)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EQ\o\ac(○,2)提供土壤的矿物质和无机养分;EQ\o\ac(○,3)影响土壤的质地。

生物:

EQ\o\ac(○,1)产生与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植物吸收营养,储存在生物体内,并随生物残体分解释放到土壤表层。

EQ\o\ac(○,2)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

气候

EQ\o\ac(○,1)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

EQ\o\ac(○,2)影响岩石风化的速度和强度(动力因素):湿热地区土壤形成速度比干冷地区快(温度高+降水多=风化强度大,速度快)

EQ\o\ac(○,3)影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森林土壤与草地肥力的差异?

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

原因:草类生命周期短,每年提供大量腐殖化的有机质,森林生命周期长,每年的残落物归还量不大。

地形/地貌

①海拔: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风力增大,影响土壤温度;

②坡向:阴/阳坡或迎风/背风坡,影响土壤温度、含水量,产生植被差异,进而影响土壤肥力;

③坡度:通过水流速度,影响物质迁移速度,进而影响土壤厚度和肥力。陡坡土层较薄,土壤较贫瘠;平地土壤较为深厚肥沃

时间

在上述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在自然状态下,形成20cm厚可供耕作的土壤,一般需要100-1000年。

人类活动

耕耘:改变土壤结构,保水性、通气性。

灌溉:改变土壤水分,温度状况。

施肥:剥夺归还土壤,的部分有机质。

收获:改变土壤的,营养元素组成。

合理的改造:改善土壤的结构与性状,提高土壤生产能力,比如水稻土。

不合理的改造:破坏土壤的结构与性状,导致土地退化,比如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地盐碱化,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

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1.土壤的功能

(1)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

(2)可以种植农作物,获得食物。

(3)为植物生长提供扎根立足的条件。

(4)人类饲养动物以植物为饲料。

2.土

文档评论(0)

安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