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细目一痞满
概念
;病因病机
1.感受外邪外感六淫,表邪人里,或误下伤中,邪气乘虚内陷,结于胃肮,阻塞中焦气机,升降失司,遂成痞满。
2.内伤饮食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或过食肥甘,或嗜酒无度,损伤脾胃,纳运无力,食滞内停,痰湿阻中,气机被阻,而生痞满。
3.情志失调抑郁恼怒,情志不遂,肝气郁滞,失于疏泄,横逆乘脾犯胃,脾胃升降失常,或忧思伤脾,脾气受损,运化不力,胃腑失和,气机不畅,发为痞满。
4.药物所伤误用、滥用药物,或因他病长期大量应用大寒大热或有毒药物;诊断
1.临床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症,并有按之柔软,压之不痛,望无胀形的特点。
2.发病缓慢,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病程漫长。
3.多由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因素诱发。;
鉴别诊断
1.痞满与胃痛两者病位同在胃肮部,且常相兼出现。然胃痛以疼痛为主,胃痞以满闷不适为患,可累及胸膈,胃痛病势多急,压之可痛,而胃痞起病较缓,压无痛感,两者差别显著。
2.痞满与鼓胀两者均为自觉腹部胀满的病证,但鼓胀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症;胃痞则以自觉满闷不舒,外无胀形为特征;鼓胀发于大腹,胃痞则在胃院;鼓胀按之腹皮绷急,胃痞却按之柔软。
3.痞满与胸痹胸痹是胸中痞塞不通,而致胸膺内外疼痛之证。;1.饮食内停证
证候:脘腹痞闷而胀,进食尤甚,拒按,暖腐吞酸,恶食呕吐,或大便不调,矢气频作,味臭如败卵,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和胃,行气消痞。
方药:保和丸加减。
2.痰湿中阻证
证候:脘腹痞闷,或嘈杂不舒,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口苦,纳少,舌红苔黄腻。
治法:除湿化痰,理气和中。
方药:二陈平胃汤加减;3.脾胃虚弱证
证候:脘腹满闷,时轻时重,喜温喜按,纳呆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气健脾,升清降浊。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4.胃阴不足证
证候:脘腹痞闷,嘈杂???饥不欲食,恶心嗳气,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调中消痞。
方药:益胃汤加减。
;细目二腹痛
概念;;诊断
1.凡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其疼痛性质各异,若病因外感,突然剧痛,伴发症状明显者,属于急性腹痛。
2.有与腹痛相关的病因,与脏腑经络相关的症状。如涉及肠腑,可伴有腹泻或便秘;寒凝肝脉痛在少腹,常牵引睾丸疼痛;膀胱湿热可见腹痛牵引前阴,小便淋沥,尿道灼痛;蛔虫作痛多伴嘈杂吐涎,时作时止;瘀血腹痛常有外伤或手术史;少阳表里同病腹痛可见痛连腰背,伴恶寒发热,恶心呕吐。
;鉴别诊断
1.腹痛与胃痛胃处腹中,与肠相连,腹痛常伴有胃痛的症状,胃痛亦时有腹痛的常需鉴别。
;
辨证论治
1.湿热壅滞证
证候:腹痛拒按,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潮热汗出,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方药:大承气汤加减。
;3.肝郁气滞证
证候:腹痛胀闷,痛无定处,痛引少腹,或兼痛窜两胁,时作时止,得暖气或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4.瘀血内停证
证候:腹痛较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经久不愈,舌质紫暗,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
;6.中虚脏寒证
证候: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胃纳不佳,面色无华,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方药:小建中汤加减。
;细目三泄泻
概念
;病因病机
1.感受外邪外感寒湿暑热之邪均可引起泄泻,其中以湿邪最为多见。湿邪易困脾土,寒邪和暑热之邪,既可侵袭皮毛肺卫,从表入里,使脾胃升降失司,亦能夹湿邪为患,直接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清浊不分,引起泄泻。
2.饮食所伤误食溲腐不洁之物,使脾胃受伤,或饮食过量,停滞不化,或恣食肥甘辛辣,致湿热内蕴,或恣啖生冷,寒气伤中,均能化生寒、湿、热、食滞之邪,使脾运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发生泄泻。
3.情志失调忧郁恼怒,精神紧张,易致肝气郁结,木郁不达,横逆犯脾;忧思伤脾,土虚木乘,均可使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遂致本病。
4.病后体虚久病失治,脾胃受损,日久伤肾,脾失温煦,运化失职,水谷不化,积谷为滞,湿滞内生,遂成泄泻。
5.禀赋不足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