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5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2025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年某考古研究院在距今约5000年的某遗址中发掘一件同时期罕见的陶器(见下图),该陶器()

A.说明中国古代的制陶技术处于领先地位

B.是研究新石器时代早期历史的重要史料

C.可以佐证当时出现了阶级分化

D.很可能出土于今天的山西境内

【答案】D

【解析】

据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约5000年前(中国)。据图中陶器的样式和花纹,结合所学可知,2024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山西省夏县崔家河遗址,发现了一件同时期罕见的彩陶鱼纹盆,即图示陶器,D项正确;材料没有中外制陶技术的对比,无法得出中国领先的结论,排除A项;距今5000年处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而不是早期,排除B项;文化遗址中阶级分化的证据主要体现在墓葬大小、随葬品多少等方面,一件陶器无法说明阶级分化,排除C项。故选D项。

2.汉武帝时期,诸侯国渐趋式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又加以“左官律”、“附益之法”的推行,使诸侯王徒有国王之名而无治理之权。由此可知()

A.诸侯王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彻底解决

B.儒家的治国理念得到有效落实

C.西汉王朝稳固边疆的条件更加成熟

D.中央行政体制的调整初显成效

【答案】C

【解析】

据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武帝时期(中国)。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使诸侯王徒有国王之名而无治理之权,也使稳固边疆的条件更加成熟,C项正确;“诸侯王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彻底解决”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汉武帝儒家治国理念表现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排除B项;汉武帝调整中央行政制度的表现为内外朝制度等,而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诸侯国,排除D项。故选C项。

3.魏晋时期,士人通过文学作品宣扬“人生天地之中,体自然之形”,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唐代士人则借助诗词发出“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壮志豪言。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环境的变迁 B.文学风格的迥异

C.主流思想的演变 D.国家政策的调整

【答案】A

【解析】

据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至唐代(中国)。材料中魏晋时期的士人重视个体内心,追求自由,崇尚自然;而唐代士人关注国家和社会责任,追求实现个人政治抱负。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社会动荡黑暗,士人消极避世;而唐代国家统一、社会繁荣稳定,士人积极进取,据此可知,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环境的变迁,A项正确;文学风格的迥异是材料所述现象,而不是原因,排除B项;魏晋至唐代,主流思想一直是儒家思想,排除C项;国家政策是宏观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方针,是士人文学创作风格的大环境,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4.《涑水纪闻》记载:“太祖幸西京,将徙都,群臣不欲留,时节度使李怀忠乘间谏曰:‘东京有汴渠之漕,坐致江南之粟四、五十万石,以赡百万之军。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东京,陛下谁与此处乎?’上乃还。”由此可知,该时期()

A.节度使掌握谏议之权

B.漕运成为王朝经济命脉

C.皇权受到宰相的制约

D.国家对南方经济依赖较大

【答案】D

【解析】

据本题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北宋(中国)。据材料“东京有汴渠之漕,致江南之粟四、五十万石,以赡百万之军。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东京”和所学知识可知,东京依靠漕运获取江南大量粮食以供养军队,且府库、重兵都在东京,体现出国家对南方经济依赖较大,D项正确;材料仅体现节度使李怀忠进言,不能得出节度使掌握谏议之权,排除A项;虽然漕运重要,但仅从此处不能绝对地说漕运成为王朝的经济命脉,排除B项;材料中是节度使进言,未提及宰相制约皇权,排除C项。故选D项。

5.清朝入关后,统治者在满族内部大力提倡汉文化,在汉人面前以“家圣贤君主”形象展示自己;对蒙古族和藏族,充分尊重其宗教文化,不过多介入其日常管理;对其他游牧民族,则借鉴各部落先前的“可汗制度”来进行管理。这些举措旨在()

A.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