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4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2024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8页3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和判断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涂匀、涂实,未涂、错涂、多涂或填涂不规范均不得分。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材料分析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复杂,各地原始居民的经济方式、居住模式、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各有特点,在整个中华大地上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遗存。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

A.多元性 B.包容性 C.连续性 D.独特性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受中国的国情影响,各地区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居住模式、风俗和文化习惯各具特色,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遗存,体现的是中华文明的多元性,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文明的多元性,非包容性、连续性和独特性,排除BCD项。故选A项。

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分两路出击漠北。卫青部出塞千余里,重创单于部,单于仅率数百骑逃走;霍去病部出塞两千余里,大败左贤王部,封狼居胥山。他们击败的对象是()

A.匈奴 B.鲜卑 C.突厥 D.鞑靼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卫青、霍去病均是汉朝抗击匈奴的名将,其中漠北战役是汉匈战争中的一次重要胜利,标志着汉朝对匈奴的重大打击,A项正确;鲜卑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突厥是6世纪以后中国北方、西北方操突厥语的民族名称,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鞑靼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名称,其指称范围随时代不同而有异,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公元624年,唐朝颁布了《赋役令》,规定:每丁每年服役二十天,若不服役,可纳绢代役,每天折绢三尺,即为庸。这一规定()

A.有效缓解了尖锐的人地矛盾

B.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C.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每丁每年服役二十天,若不服役,可纳绢代役,每天折绢三尺,即为庸”和所学可知,在租庸调制下,输庸代役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C项正确;在封建社会中,伴随着人口增加,土地资源有限,人地矛盾不可调和,排除A项;两税法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排除B项;输庸代役体现的是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排除D项。故选C项。

4.下图反映出北宋统治者为加强中央权力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整顿吏治 B.崇文抑武

C.兵农合一 D.分散相权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三司、中书门下、枢密院”和所学可知,二府三司制是宋代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重要举措。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宰相只保留行政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权力相互制衡。将政务、财政、军政等权分开,而大权则系于皇帝手中。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加强,非整顿吏治,排除A项;崇文抑武意为在地位上、工资待遇上以及文化宣传上,抬举(尊崇)文官,贬低(抑制)武将,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宋朝推行的是募兵制,并未实行兵农合一,排除C项。故选D项。

5.《明史》记载:“永乐三年六月,命(郑)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边疆治理 B.宣扬明朝国威

C.解决倭患威胁 D.增加财政收入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和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宣扬国威,政治目的突出,B项正确;巩固边疆治理与材料无关,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