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创作思路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文学体裁?
A.小说
B.诗歌
C.戏剧
D.科学论文
2.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
A.鲁迅
B.老舍
C.巴金
D.郭沫若
3.诗歌中的“意象”指的是什么?
A.诗歌的主题
B.诗歌的结构
C.诗歌中的具体形象
D.诗歌的韵律
4.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小说的三要素?
A.人物
B.情节
C.环境
D.主题
5.诗歌中的“比兴”手法指的是什么?
A.运用比喻和夸张
B.运用拟人和排比
C.运用象征和对比
D.运用对仗和押韵
6.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散文的特点?
A.结构自由
B.语言优美
C.主题深刻
D.叙事性强
7.以下哪部作品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A.《红楼梦》
B.《呐喊》
C.《子夜》
D.《围城》
8.诗歌中的“对仗”指的是什么?
A.上下两句字数相等
B.上下两句意义相对
C.上下两句韵律相同
D.上下两句修辞手法相同
9.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戏剧的三要素?
A.人物
B.情节
C.环境
D.主题
10.诗歌中的“象征”手法指的是什么?
A.运用比喻和夸张
B.运用拟人和排比
C.运用象征和对比
D.运用对仗和押韵
11.以下哪位作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散文之父”?
A.鲁迅
B.胡适
C.林语堂
D.朱自清
12.诗歌中的“韵律”指的是什么?
A.上下两句字数相等
B.上下两句意义相对
C.上下两句韵律相同
D.上下两句修辞手法相同
13.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小说的表现手法?
A.描写
B.叙述
C.排比
D.比喻
14.诗歌中的“拟人”手法指的是什么?
A.运用比喻和夸张
B.运用拟人和排比
C.运用象征和对比
D.运用对仗和押韵
15.以下哪部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
A.《骆驼祥子》
B.《阿Q正传》
C.《围城》
D.《平凡的世界》
16.诗歌中的“对比”手法指的是什么?
A.运用比喻和夸张
B.运用拟人和排比
C.运用象征和对比
D.运用对仗和押韵
17.以下哪位作家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奠基人”?
A.鲁迅
B.徐志摩
C.胡适
D.郭沫若
18.诗歌中的“象征”手法指的是什么?
A.运用比喻和夸张
B.运用拟人和排比
C.运用象征和对比
D.运用对仗和押韵
19.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散文的特点?
A.结构自由
B.语言优美
C.主题深刻
D.叙事性强
20.诗歌中的“比兴”手法指的是什么?
A.运用比喻和夸张
B.运用拟人和排比
C.运用象征和对比
D.运用对仗和押韵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以下哪些属于文学体裁?
A.小说
B.诗歌
C.戏剧
D.科学论文
2.以下哪些作品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A.《红楼梦》
B.《呐喊》
C.《子夜》
D.《围城》
3.以下哪些属于诗歌的表现手法?
A.比喻
B.对比
C.象征
D.拟人
4.以下哪些属于小说的三要素?
A.人物
B.情节
C.环境
D.主题
5.以下哪些属于散文的特点?
A.结构自由
B.语言优美
C.主题深刻
D.叙事性强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诗歌的韵律指的是诗歌的节奏和韵脚。()
2.小说中的“环境”指的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3.散文的主题通常比较单一,不涉及复杂的人物关系。()
4.戏剧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
5.诗歌中的“意象”指的是诗歌中的具体形象。()
6.小说中的“人物”指的是故事中的角色。()
7.散文的语言通常比较平实,不追求华丽的辞藻。()
8.戏剧中的“情节”指的是故事的发展过程。()
9.诗歌中的“象征”手法指的是用具体的事物代表抽象的概念。()
10.小说中的“主题”指的是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题目:简述小说中人物塑造的几种常见手法。
答案:小说中人物塑造的常见手法包括:直接描写法、间接描写法、对比描写法、衬托描写法、心理描写法、语言描写法等。
2.题目:请举例说明诗歌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答案: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即运用了比兴手法,通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样的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短暂和壮志未酬的悲凉。
3.题目:简述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案:散文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