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医药企业反商业贿赂案例汇编2024.docx

医药企业反商业贿赂案例汇编2024.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8/NUMPAGES9

医药企业商业贿赂风险及案例汇编

引言

医药企业商业贿赂风险比较突出,近年来医药行业的反腐步伐不断推进。2024年5月17日,有关部门发布了《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推进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2024年10月1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明确商业贿赂的多个场景,包括:学术拜访交流,接待,咨询服务,外包服务,折扣、折让及佣金,捐赠、赞助、资助,无偿投放,临床研究,以及零售终端等。本文将根据实践中的相关行为表现形式及结合相应的案例,进一步展示医药企业在相关场景下的商业贿赂风险。

一、商务接待商业贿赂风险

商务接待是指医药企业在商务活动中对外部相关人员提供的宴请、礼品赠送等安排。

《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明确,以“餐桌式会议”等为切入点,深入整治接受医药企业变相利益输送的行为。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在名胜景区或高档奢侈地点、娱乐场所进行的接待;过于频繁或者超出规格的接待;向被接待人员的近亲属等无关人员提供业务接待和礼品,或者以接待的名义向该等无关人员输送利益或者支付费用;以及在业务接待中提供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

案例: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广州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推广“XX”产品过程中,通过召开产品研讨会的名义,宴请医生并赠送礼物,其总金额为8898.06元,具体情况如下:2023年3月17日,当事人组织了“XX”的产品研讨会,参会人员为三位医生。会议后当事人组织了聚餐并赠送三位医生礼物。会议共花费3629.93元,其中聚餐费用为2013元,礼物费用为1616.93元,礼物为颈部按摩器、车载冰箱、吸尘器。2023年3月29日,当事人组织了“XX”的产品研讨会,参会人员为三位医生。会议后当事人组织了聚餐并赠送三位医生礼物。会议共花费5268.13元,其中聚餐费用为944元,礼物费用为4324.13元,礼物为蓝牙音箱、苹果配件、希捷移动硬盘。当事人经营该产品的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违法所得为6378.75元。行政机关认定,当事人的行为构成了商业贿赂,并对当事人作出没收违法所得6378.75元,处以罚款290000元的处罚决定。

二、咨询服务商业贿赂风险

咨询服务,是指医药企业聘请医疗机构人员以其专业知识、经验和方法提供授课、调研等咨询服务,并支付相应的合理报酬。

《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中明确,“重点关注假借学术讲课取酬、外送检验、外配处方、网上开药等方式收受回扣的问题”,同时明确“以‘站台式讲课’‘餐桌式会议’等为切入点,深入整治接受医药企业变相利益输送的行为”。

这类风险常见的行为表现形式为:医疗卫生人员未实际提供服务,药企虚构相应的服务内容、服务时长、服务记录等,以“劳务费”或“讲课费”事由进行付款。

案例: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当事人某药业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向使用某药业有限公司注册的药品的郑州某医院主治医师甲,以“劳务费”“讲课费”的名义支付费用14笔,共计24000元。当事人通过工作人员向对药品具有开具处方权的医师甲获取其依据工作职责和医院制度开展的院内工作例会的相关照片及信息,并以此为支付费用的依据。行政机关认为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八十八条之规定,并决定处以罚款人民币九十万元。

三、外包服务商业贿赂风险

外包服务,是指第三方为医药企业提供的有关医药产品研发、生产和流通等各类服务。

该类商业贿赂风险常发生在CSO、CRO等组织为医药企业提供销售、研发的外包服务中。一般行业行政处罚对象为行政责任企业,而在医药行业对药企采用“穿透式”处罚,如随着“两票制”制度的落地,层层分销的医药销售方式被禁止,CSO得到大力发展,医药行业商业贿赂行为在CSO中大量出现,有关部门在打击CSO对其行政处罚的执法过程中,穿透处罚与CSO合作的药企。例如,CSO在推广营销过程中向医生支付提成款、回扣,或通过学术会议、赞助、设备投放等给予贿赂等行为,若CSO在实施商业贿赂行为时代表的是药企的利益,医药企业的内部风险控制措施不到位,且有证据证明CSO的违规行为是医药企业授意或认可,则药企可能存在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规定的风险。

案例:浙江A医药公司与某广告公司合作,广告公司为医药公司提供市场推广、专业培训、市场调研、售后服务、组织学术科研会议等服务工作。在2017年9月至11月期间,广告公司根据医药公司委托要求,共完成3次产品推广会。会议期间为每位参会的医生发放1000元的现金劳务费,以及支付用餐费、住宿费、礼品等费用。对未能参加会议的医生,广告公司会将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P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法律职业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05日上传了法律职业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