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要点解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以慢阻肺为代表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控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慢阻肺防控的关键在基层,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慢阻肺的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专家在2018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形成《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简称2024版指南)。
慢阻肺的定义和患者特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其病理学改变主要是气道(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异常(肺气肿)。
慢阻肺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
①个人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目前已知和慢阻肺病有关的基因位点多达80余个;胎儿和生命早期暴露于有害因素所致的肺生长发育不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哮喘(包括儿童期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低体重指数,年龄增长。
②环境因素:吸烟、燃料烟雾、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下呼吸道感染、社会经济地位。
发病机制
慢阻肺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等多种因素导致组织重构,进而发生慢性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
慢阻肺与慢支、肺气肿及哮喘之间的关系
慢阻肺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临床表现可以类似,诊断标准也有重叠,但治疗策略不同,四者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慢阻肺的分期管理目标
稳定期
定义:咳嗽、咳痰和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病情基本恢复到急性加重前的状态。
治疗目标:减轻当前症状,即缓解症状,改善运动耐力和改善健康状况;降低未来急性加重风险,即预防疾病进展,防治急性加重和减少病死率。
急性加重期
定义:以呼吸困难和/或咳嗽、咳痰加重14d为特征的事件,可伴有呼吸急促和/或心动过速,通常与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或其他肺部损伤引起的局部和全身炎症加重有关。
治疗目标:选择合适的治疗及康复方案,尽可能帮助其恢复至急性加重前状态,协助其自我监测与管理,早期识别并降低未来再次急性加重的发作风险。
慢阻肺的筛查、诊断和综合评估
基层医院慢阻肺的诊断标准与诊断流程
诊断标准:
慢阻肺的诊断主要依据危险因素暴露史、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等临床资料,并排除可引起类似症状和持续气流受限的其他疾病,综合分析确定。
肺功能检查表现为持续气流受限是确诊慢阻肺的必备条件,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0.7即明确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
诊断流程见下图:
临床表现
症状:多于中年发病,好发于秋冬寒冷季节,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喘息、胸痛和乏力等。
体征:包括桶状胸、双侧语颤减弱、肺部过清音及两肺呼吸音减弱。
辅助检查
1.肺功能检查: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便携式肺功能仪可用于基层呼吸疾病早筛、诊断、慢病管理等,脉冲振荡(IOS)可作为辅助诊断工具,是适合基层医疗机构的慢性气道性疾病的筛查方式。
2.胸部X线:可以协助判断有否肺部并发症与其他疾病。
3.胸部CT:可以发现肺气肿,也可以用于鉴别诊断。
4.SpO2监测和血气分析:SpO2可用于评估患者是否需要氧疗,血气分析用于评估患者有否呼吸衰竭以及类型。
5.心电图:提示是否合并肺源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
6.血常规检查:可观察稳定期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外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和红细胞压积等。
综合评估
依据上述肺功能分级和对症状及急性加重风险的评估,即可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综合性评估,并依据该评估结果选择稳定期的治疗方案。示意图如下:
慢阻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的管理
核心要点
稳定期药物治疗是慢阻肺患者长期管理的基石,其中吸入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式;应根据患者综合评估分组选择初始治疗方案,并长期随访、动态评估、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非药物干预也是慢阻肺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戒烟、疫苗接种、肺康复等。
应积极识别慢阻肺急性加重高风险人群,通过疫苗接种、规范吸入药物治疗、肺康复等措施积极预防急性加重。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包括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吸入或雾化、糖皮质激素雾化或全身应用、抗菌治疗、呼吸支持治疗等。
慢阻肺稳定期常见治疗药物
支气管舒张剂
①β2受体激动剂:分为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两种类型。
②抗胆碱能药物:分为短效抗胆碱能药物(SAMA)和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两种类型。
③茶碱类:基层医疗机构容易获得,但需注意茶碱制剂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或使原有心律失常恶化。
④联合支气管舒张剂: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及作用时间的药物可以增强支气管扩张作用,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健康状况,通常不增加不良反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胃食管反流病现代诊断的更新里昂共识2.0》解读.docx
- 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的3大临床意义必威体育精装版解读.docx
-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全国及31省全社会用电量情况分析.docx
-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x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17下午.docx
- 2025年连锁药店十大趋势.docx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核心业务实时保护助力智慧医院可持续发展.docx
-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年发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