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例谈绘本阅读在心理课堂的应用策略.docx

例谈绘本阅读在心理课堂的应用策略.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谈绘本阅读在心理课堂的应用策略

摘要:绘本故事风趣活泼、短小精悍,却意味深长,将绘本故事引入心理课堂,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品性。绘本故事包含“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五部分,每部分各有特色。教师从上述五部分入手,引用课例深入探讨“绘本阅读”课堂教学实施的策略及应用思考,力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绘本阅读;课例;教学实施策略

“绘本”一词在英文中被称为“PictureBook”,日本著名儿童文学家松居直曾提出:文×图=绘本,文+图=配插图的读物(无字书除外)。因此,好的绘本至少要包含三个层面的故事:一是文字讲述的故事,二是图画中隐含的故事线索,三是文字与图画共同构建的故事[1]。绘本为儿童呈现出文字与图画互相结合的生动、立体的图文世界。它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心理健康知识中抽象的概念,如情绪管理、沟通技巧、自我认识等具象化,引发学生们的情感共鸣,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体验,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深受学生喜爱。

近年来,绘本逐渐被引入心理课堂,成为心理教师常用的教学工具。在小学阶段的心理课堂中,教师通常会选择与心理健康主题相关的绘本作为教学素材,通过讲解绘本故事,向学生传递心理健康知识;借助绘本中的情节和角色,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习和应用心理健康知识;阅读绘本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分享心得,鼓励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从而提升其表达能力;在课后,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理解和想象创作绘本,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倾听、参与和体验,学生能够将认知转化为积极行为,而绘本在其中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一、绘本阅读在心理课堂的应用策略

绘本通常由“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五个部分构成,要想真正走进绘本,品味其独特魅力,并充分发挥其在心理课堂中的育人价值,教师可以从阅读“封面、环衬、扉页”入手,带领学生逐步走进绘本世界,感受主人公的情感体验。

(一)阅读封面

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中提到,封面是读者对书籍内容进行预测的重要依据[1]。即使是孩子,也能从绘本的封面上猜出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一个有趣的封面往往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以绘本《大鲸鱼玛丽莲》为例,其封面呈现大鲸鱼与玛丽莲并排游泳的场景(见图1),教师通过“我发现……我还发现……我还发现……我猜这是一个关于的故事”的提问形式,引导学生逐步展开想象、构思、揣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此外,有些绘本的封面与封底连在一起时,会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如经典绘本《讨厌黑夜的席奶奶》(见图2),教师先向学生展示封面,并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封面,你看到了什么?”“在这样黑漆漆的夜晚,你会联想到什么?”“席奶奶特别讨厌黑夜,请你猜一猜,在逃避黑夜的过程中,她都做了些什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根据讨论结果创编故事并进行角色扮演。随后,教师将绘本平摊开,向学生展示封面与封底,学生会发现左边是一棵大树,树上还有一只可怕的猫头鹰。至此,学生们终于明白席奶奶在害怕什么。这种“借助封面展开想象—团队合作创编故事—揭开真相感受用意”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与创新思维。

(二)阅读环衬

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在许多传统图画书中,环衬往往只是白纸或色纸,因此成为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页。然而,绘本的环衬设计其实大有深意,巧妙运用可以为课堂增添亮点。

以情绪绘本《菲菲生气了》为例,其环衬是红色的。在课堂上,教师先向学生展示这一页,并提问:“同学们,看到满眼的红色,你会联想到什么?”有的学生说:“红色代表热情,我会想到夏天的太阳。”还有的学生说:“我觉得红色是愤怒的颜色,就像一座爆发的火山。”随后,教师向学生展示绘本封面(见图3),并进一步提问:“原来这是一本描写生气的书,哪些细节能够体现主人公非常生气?你有没有生气的经历?当时你的身体有什么反应?”并请学生尝试用肢体、语言等方式表达感受,教师绘制圆圈图(见图4)。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的记忆闸门被打开,分享欲也显著提升。由此可见,绘本的环衬并非无关紧要,用得巧也能为课堂增色。

(三)阅读扉页

扉页不仅包含书名、著作者、出版社等重要信息,还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门。有时,作者会特意在扉页中埋下悬念,引发读者的好奇与猜测。例如,《大卫上学去》《大卫,不可以》《大卫惹麻烦》这三本绘本的扉页有一个共同特点:以黄色为底色,上面画着一位双脚呈外八字站立的女性形象,有时双手叉腰、有时双手交叉抱于胸前(见图5)。在课堂上,教师将三本绘本的扉页并排展示,提问学生:“猜猜扉页上的这位女性是谁?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这次大卫又闯了什么祸?”“你小时候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请回忆一件你觉得最搞笑、最好玩的事,并说说家长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