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兽大肠杆菌动物医学重要病原菌引起多种动物疾病
课程目标1掌握基础特性形态特征和生化特点2了解致病机制各类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作用机理3认识临床表现不同动物宿主的症状特点学习防控方法
大肠杆菌的历史11885年首次发现德国儿科医生TheodorEscherich首次分离21919年命名以发现者名字命名为Escherichiacoli31945年确认致病性证实对多种动物具有致病作用41982年发现O157:H7重要人畜共患血清型
大肠杆菌的分类地位1种大肠杆菌(E.coli)2属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3科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4目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s)5纲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
大肠杆菌的一般特性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肠杆菌科兼性厌氧有氧无氧环境均可生长多数具有活动力周身鞭毛或周毛型不形成芽孢对环境抵抗力适中
大肠杆菌的形态学特征杆状细胞长1-3μm宽0.4-0.7μm排列方式单个成对短链状表面结构菌毛鞭毛荚膜
大肠杆菌的染色特性革兰氏阴性不保留结晶紫染料两端着色较深细胞中部较淡无特殊染色无抗酸性
大肠杆菌的基本结构12345细胞壁肽聚糖薄层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核质单个环状DNA细胞质含酶和核糖体外膜含脂多糖(LPS)
大肠杆菌的特殊结构:鞭毛结构特点蛋白质细丝20-30根分布方式周身鞭毛周毛型功能作用运动能力H抗原成分
大肠杆菌的特殊结构:菌毛结构组成蛋白质纤维比鞭毛短而细主要类型Ⅰ型菌毛P型菌毛生物学功能黏附宿主细胞形成生物膜
大肠杆菌的培养特性1温度要求最适温度37℃2氧气需求兼性厌氧菌3pH范围最适pH6.5-7.54培养基普通培养基易生长
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葡萄糖发酵产酸产气乳糖发酵产酸产气甘露醇发酵蔗糖部分菌株发酵吲哚试验阳性甲基红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柠檬酸盐试验阴性
大肠杆菌的抗原结构O抗原体抗原脂多糖H抗原鞭毛抗原蛋白质K抗原荚膜抗原多糖
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分类180+O群目前已发现180多种60+H抗原已知60多种80+K抗原已鉴定80多种10000+血清型组合理论可形成上万种
大肠杆菌的耐热性温度(℃)存活时间(分钟)
大肠杆菌的耐酸性pH值存活率(%)
大肠杆菌的抗药性多重耐药性普遍β-内酰胺酶常见质粒介导耐药扩散
大肠杆菌在动物体内的分布1消化道主要定植特别是结肠和盲肠2下消化道菌群优势种健康动物肠道常在菌3泌尿系统可致病尿路感染常见4血源播散全身可导致败血症
大肠杆菌在环境中的分布水环境污染的水源土壤粪便污染区畜禽舍饲养环境普遍存在食物加工不当的肉制品
大肠杆菌的致病性概述定植宿主附着于特定部位1逃避免疫抵抗宿主防御2繁殖扩散在宿主内快速增殖3产生毒素释放各种毒性因子4损伤宿主引起组织病变5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主要特征产生肠毒素常见O血清群O6、O8、O9、O15主要宿主仔猪犊牛羔羊引起疾病仔猪黄白痢犊牛腹泻
ETEC的致病机制定植因子K88、K99、F41菌毛黏附小肠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黏附产生肠毒素分泌热不稳定毒素(ST)和热稳定毒素(LT)激活分泌诱导肠上皮细胞分泌电解质和水分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重要血清型O157:H7O26:H11O103:H2特征毒素志贺样毒素(Stx1/Stx2)又称VT毒素流行特点常通过食物传播人畜共患重要意义导致人类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STEC的致病机制1粘附结肠依赖intimin蛋白2产生志贺毒素Stx1和Stx23毒素进入血循环通过肠上皮屏障4结合靶细胞与Gb3受体结合5抑制蛋白合成导致细胞凋亡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典型血清型包括O55、O111、O114引起婴幼儿及幼龄动物腹泻特征性黏附-擦除病变
EPEC的致病机制1初始黏附BFP菌毛粘附肠上皮2紧密黏附intimin-Tir互作3信号转导激活肠细胞信号通路4微绒毛破坏形成黏附-擦除病变5细胞骨架重组形成底座状结构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主要特点与志贺菌相似侵入肠上皮细胞常见血清群O28acO29O124O136临床表现黏液脓血便发热腹痛
EIEC的致病机制侵入肠细胞通过Ⅲ型分泌系统溶解吞噬体逃逸入细胞质胞内繁殖利用肌动蛋白运动细胞间传播扩散至邻近细胞
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EC)堆积粘附特征性堆砖样粘附模式生物膜形成在肠黏膜表面形成生物膜炎症反应诱导肠道慢性炎症
EAEC的致病机制初始粘附AAF菌毛介导1堆积黏附堆砖样聚集2毒素产生EAST1、Pet毒素3生物膜形成增强定植能力4炎症反应促进IL-8释放5
弥散性粘附性大肠杆菌(DAEC)1984发现时间首次描述DAEC特征O1主要血清群及O2、O75、O126F1845关键粘附因子特异性粘附因子14+相关疾病婴儿腹泻和尿路感染
DAE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