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试谈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犯罪.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警官学院论文

PAGE

PAGE4

试谈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犯罪

刘烨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比率逐年上升,危害程度不断升级。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将问题聚焦于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上,从家庭教育特点、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青少年犯罪的家庭预防三方面加以浅析。??

[关键字]:青少年家庭教育犯罪预防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培养、教育和管理好青少年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比率逐年上升,危害程度不断升级,并呈现出低龄化、成人化、团伙化、智能化等新特点。这些违法犯罪行为不仅影响着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严重阻碍了社会和谐发展进程。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青少年犯罪,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发生与变化、原因与后果,均具有社会性和综合性,是社会上各种消极因素在青少年身上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预防和遏制青少年犯罪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通过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一般来讲,家庭是个人首先接触的生活场所,是个人社会化最重要的机构,是预防青少年误入歧途的第一道关口。就此,本文将问题聚焦于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上,对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和家庭预防作一分析。??

家庭教育特点

我国的家庭教育传统历来重视对子女的伦理道德、交往礼仪、个人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教育。从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到清朝曾国藩对家庭教育的精辟见解,我们都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一直都是以人格培养和习惯养成作为主要内容的。进入信息时代以后,家庭教育的功能作用非但不会减弱,反而会越变越强。特别是青少年时期正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思想上极易产生叛逆的时期,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正确的思想引导,出现偏差在所难免。

家庭教育的独特性

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中的社会化机构日趋多样,尤其是专业社会化机构(学校、幼儿园等)迅速发展,很多孩子较早就部分脱离家庭,进入专门机构进行社会化。因此,家庭在孩子教育方面就可能有意无意地退居至次要地位。实际上,很多我们现今急需的教育资源、学习方式,学校并不能很好地提供。比如现在倡导终生学习,个性化学习,即时学习,诸如此类的这些需求,学校教育作为一个体系,作为一个制度,它还不能提供完备的服务。怎么办?这就要依靠家庭教育。现代科学证明,少年儿童时期的教育,尤其是学龄前教育,对形成、塑造一个人未来的思想、性格和品德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而这个时期的教育,迄今为止在任何国家都不是家庭以外的任何人或机构所能代替的。

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作一些具体的分析。

残缺

残缺型家庭是指家庭出现夫妻双亡或一方亡故、分居、离婚、遗弃、长期服刑等情况。这就造成了家庭的完整性、稳定性的破环,使家庭的功能受到削弱或残缺不全。

由于死亡的原因致使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存在,会使青少年过早的失去父爱或母爱(或父母之爱),感情受到创伤,生活缺乏保障,并且失去应有的管教,因而内心极度痛苦,精神忧郁。有的青少年为摆脱这种痛苦,到社会上寻求精神安慰,一旦遇上不良因素,便会走上犯罪道路。

父母离异、分居更容易给孩子带来不良后果,甚至超过父母死亡带来的问题。一项调查显示,青少年罪犯中,家庭存在缺陷问题的,要占到55%以上。2002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来自单亲家庭的少年犯占罪犯总数的26.4%,来自继亲家庭的少年犯占6.3%,来自婚姻动荡家庭的少年犯占25.2%,三者相加达57.9%。

目前婚姻的稳定性不容乐观,近年我国离婚率有攀升的趋势。家庭的解体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一个和谐、良好的家庭能够让青少年体会到亲情可贵,增强他们对社会的信任。首先如果家庭结构破裂,父母感情破裂、婚姻失败、家庭失和,以致放弃对子女的抚养义务,使子女得不到正常的父爱和母爱,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青少年的心灵将遭到致命的摧残。他们目睹了父母是如何从和睦恩爱走向誓不两立,从而怀疑人间的真情,觉得世界是如此的不可靠,人与人之间如此的不值得信任,很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由于父母离异,离异父母在感情上都想弥补对子女的创伤,采取放纵迁就,以此想在感情上和子女沟通,这不但不能达到与孩子拉近距离的效果反而可能是错上加错的。再次由于父母再婚,子女有可能受到继父母的岐视、虐待等,更会引发青少年的不良行为。有的离家出走,同社会上不良因素接触,沾染上恶习,混迹于不良群体之中,与坏人为伍,实施犯罪行为;有的不堪忍受虐待,铤而走险,杀人,伤害或毁坏家庭财产,纵火焚毁家庭等。?

犯罪学者詹穆斯·布雷和雷克·布雷德对残缺家庭的孩子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后指出:“在残缺家庭中生活过的孩子们比在正常家庭中生活的孩子更容易表现出行为失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2****66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