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民工潮”、“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等事例都涉及什么事件?这是文化传播途径吗?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文化传播的含义:2、文化传播的途径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根据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说明我国历史上(古代)出现过哪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并指出它们对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探究与共享1.永嘉之乱后……2.安史之乱后……3.靖康之乱后……永嘉之乱(永嘉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晋时代的一个内乱事件,由居於中原的外族人发动)后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这次南迁人口约90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高潮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后,约有100万人南迁,涌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北、四川,这是北宋末年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阶段。在古代通信落后、出版困难、消息闭塞、交通阻隔(特别是作为“蛮荒边陲”之地的岭南)的条件下,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就是人口迁移。从岭南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中原人几次大的南迁高潮对岭南文化均有深刻的影响。以经学为例,岭南的学术文化“始然於汉”,汉代大批中原人南迁,其中有不少官绅宿儒,他们在南海、苍梧、番禺、广信等地办学授徒,讲习儒家经典,使岭南经学逐渐发展起来。1影响21、文化传播的含义:2、文化传播的途径(1)重要途径:①商业贸易②人口迁徙A.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B.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③教育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知识链接:日本遣唐使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这时日本社会正处在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和巩固的阶段,对唐朝的昌盛极为羡慕,因此向唐朝派遣的使者、留学生和学问僧数量很多。为了吸收中国的文化成果,日本选派了不少留学生来唐学习,他们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门知识。如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长期留居中国,擅长诗文。在唐历任光禄大夫、秘书监等职。他与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人有着深厚的友情,常作诗相酬赠。日本留学生回国以后,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2、文化传播的途径(1)重要途径:①商业贸易②人口迁徙③教育(2)其它途径: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1、文化传播的含义: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思考:人们进行文化传播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也就是手段)来完成,试举例:古代关于信息传播手段的成语有哪些?添加标题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添加标题课外知识链接烽火狼烟“烽火狼烟”这个成语指的就是战争。然而,最初的烽火和狼烟都只是战场上的一种信号传输方式。古代中国边境的士兵为了及时的传递敌人来犯的信息,在峰火台上点燃狼粪,因为狼粪点燃时的烟很大,可以看的很远,就这样,一个峰火台接一个峰火台的点下去,敌人来犯的消息就传的非常快。晨钟暮鼓“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在古长安,“以钟鼓司晨”由来已久。2007年4月21日,西安再现晨钟暮鼓。1古人划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序之,每时辰相当于今日的两个小时。以圭表或铜壶测得时辰,便击鼓报时,以便让民众知晓。但鼓声传的范围有限,齐武帝(483年-493年)时,为使宫中都能听见报时声,便在景阳楼内悬一口大铜钟,改为晨敲钟晚击鼓来报时,首开先河。为了使钟声传播更远,除了铜钟越铸越大之外,还建较高的钟楼,与鼓楼相对,朝来击钟,夜来击鼓。2驿寄梅花“驿寄”是化用南朝陆凯故事:陆凯与范晔交好,常自江南寄赠梅花一枝,并附诗一首:“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梅。”这便是“寄梅”的由来。实际上是喻指友人频频来信慰解,天涯知己,互通款曲。鸿雁传书之男人版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匈奴君主)扣留,他不肯就范,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匈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匈,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