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原过》答案.docxVIP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原过》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原过》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天有过乎?有之。陵历斗蚀①是也。地有过乎?有之。崩弛竭塞②是也。天地举有过,卒不累覆且载者何?善复常也。人介乎天地之间,则固不能无过,卒不害圣且贤者何?亦善复常也。故太甲思庸,孔子曰勿惮改过,扬雄贵迁善,皆是术也。

予之朋,有过而能悔,悔而能改,人则曰:“是向之从事云尔今从事与向之从事弗类非其性也饰表以疑世也。”夫岂知言哉?天播五行③于万灵,人固备而有之。有而不思则失,思而不行则废。一日咎前之非,沛然思而行之,是失而复得,废而复举也,顾曰“非其性”,是率天下而戕性也。

且如人有财,见篡于盗,已而得之,曰“非夫人之财,向篡于盗矣”,可欤?不可也!财之在已,固不若性之为己有也。财失复得,曰“非其财”,且不可;性失复得,曰“非其性”,可乎?

(节选自王安石《原过》)

材料二:

君子之过,值人事之变而无以自解免者,十之七;观理而不审者,十之三。众人之过,无心而蹈之者十之三;自知而不能胜其欲者,十之七。故君子之过,诚所谓过也.,盖仁义之过中者尔。众人之过,非所谓过也,其恶之小者尔。

上乎君子而为圣人者,其得过也,必以人事之变,观理而不审者则鲜矣。下乎众人而为小人者,皆不胜其欲而动于恶,其无心而蹈之者亦鲜矣。众人之于大恶,常畏而不敢为,而小者则不胜其欲而姑自恕焉。圣贤视过之小,犹众人视恶之大也,故凛然而不敢犯;小人视恶之大,犹众人视过之小也,故悍然而不能顾。

服物之初御也,常恐其污且毁也。既污且毁,则不复惜之矣。苟以细过自恕而轻蹈之,则不至于大恶不止。故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孔子以为非孝。微矣哉!亦危矣哉!

(节选自方苞《原过》)

【注】①凌历斗蚀:指冲犯、遭遇、撞击、亏损,即日月星辰在运行中产生的各种天体现象。②崩弛竭塞:山陵崩塌、河流干枯淤塞等现象。③五行:指仁、义、礼、智、信等善德。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是向之从A事云B尔C今从事D与向之从事弗类E非F其性也G饰表H以疑世也。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日咎前之非”与成语“既往不咎”“咎由自取”中的“咎”用法相同。

B.率,带领,与《六国论》中的“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率”意思不同。

C.顾,顾忌,与《项脊轩志》中的“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的“顾”意思不同。

D.“常恐其污且毁也”与《师说》“其出人也远矣”中的“其”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首先列举各种天体、地理现象,以此来论述犯错是不可避免的这一主要观点。

B.有人认为被强盗偷走的财物即使找回也不再归原主所有,王安石认为这种论断不对。

C.方苞认为圣人和君子犯错主要是出于人事,普通人和小人犯错则主要是本性造成的。

D.方苞认为小人与普通人有别,他们把大的恶行当作小的错误,因此作起恶来肆无忌惮。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人介乎天地之间,则固不能无过,卒不害圣且贤者何?

(2)苟以细过自恕而轻蹈之,则不至于大恶不止。

14.关于如何面对“过错”,王安石、方苞的主张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

参考答案:

10.CEG

【解析】断句为:是向之从事云尔。今从事与向之从事弗类,非其性也,饰表以疑世也。翻译:这个人先前是那样做事的。现在他做事与先前不一样,这不是他的本性,而是粉饰外表来迷惑世人啊。

11.A

【解析】用法不全相同。原文中“一日咎前之非”中“咎”是动词,意为责备,“既往不咎”中“咎”是动词,意为责备,“咎由自取”中“咎”是名词,意为过失。B项,《六国论》中的“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率”是全都,一概的意思。C项,《项脊轩志》中的“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的“顾”是看的意思。D项,两个“其”均为代词。

12.A

【解析】“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并非作者的主要观点。

13.(1)人生活在天与地之间,那么本来就不可能不犯错误,但为什么最终不妨害人成为圣人贤人呢?(“固”“卒”每点一分,句意2分)

(2)如果因为是小错误就自我原谅轻易触犯,那么,不发展到做出大的恶行都不会停下。(“苟”“至于”每点一分,句意2分)

14.材料一中,作者认为人人都会犯错,只要知错能改就可使善性恢复。材料二中,作者认为要以敬畏之心面对过错,克制自己的欲望,勿以错小而为之。(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天犯过错误吗?犯过,日食、月食等就是天犯下的错误。地犯过错误吗?犯过,山崩地裂、江河枯竭等就是地犯下的错误。天和地都犯过错误,但为什么最终没有连累到天覆盖大地、地承载万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